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暑期读书心得“金星奖”(马燕彬)
作者(来源):马燕彬    发布时间:2012-09-08

“创造”源于用心   “奇迹”生于平凡

马燕彬

雷夫、丽贝卡老师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我。作为同行,我曾一直以为自己对学生的爱是毫无保留的,自己的创新意识也是趋于前列的,可与这两位教师相比较,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幼稚与渺小。雷夫老师获得这个“全美教师奖”不是他刻意去争取的,而是他的一位学生给了他一张报名表,恳求他去的。雷夫老师本不愿意去,在妻子的劝说下,才马马虎虎同意并填了报名表,此后他也不曾放在心上,所以当他获得这个殊荣时,他本人竟然还感觉有些意外。这就是雷夫老师,我们眼中的“圣人”,但是其实他就是这么普通、平凡,他只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对于各种荣誉,雷夫老师从不放在眼里,但是对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对自己的批评与不满,他却是特别的在乎。在学生对自己的褒贬评议中,雷夫老师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以艺术教育为本,以学生天性为本”的教育理念,使雷夫老师成为了真正的教育者。

雷夫老师遵行的“学生道德发展六阶段准则”,让我们看到了他别样的“创新”精神。我们一直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满,常常抱怨学生不聪明,家长不配合,领导不理解,成天怨声载道。其实雷夫老师也对自己国家的教育制度不满,但是他没有抱怨,而是已自己的努力打破传统,以自己的创造力来引导孩子去追求自己前进目标,而非舍本逐末地一味追求分数。也许在中国,我目前还不能真正像雷夫那样我行我素,但是他那种“不为名利所动,只为教育献身”的精神确是值得我学习的。回想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为了博得大家对自己的赞誉,对班级学生管理甚严,大小事务都要严格按照我的规定行事,绝不允许有任何的出格行为。在我的严格训练下,班级的确获得了各种荣誉,我为此曾是那么沾沾自喜。可现如今想来,如此的教育方法到底让学生得到了什么?这些荣誉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言听计从、按部就班,表面看我的教育似乎是成功的,但是学生的个性呢?是不是也同时在我的“严苛”教育下被抹杀了呢?“教师不是想办法控制学生,而是想办法让学生控制自己。”这是雷夫老师的教育教学给我最大的启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朝着这一目标奋勇前进,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真正的“创新”型教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