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人”是怎么不见的》读后感(刘盈)
作者(来源):刘盈    发布时间:2013-12-24

简单与快乐

——《“人”是怎么不见的》读后感

刘盈

确切的说,黄玉峰先生的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人”是怎么不见的,正如封面装帧不见修饰,简单至极的一句话就如这封面“留白”一般,“留白”意味深远,给人以警示、留下无尽遐想的空间;也如这封面“留白”一般,突兀显眼,疑惑,叫人思绪一时空白。

是啊,人是怎么不见的?黄玉峰先生对于现时代各种主义下的教育感观可谓一针见血,直达骨髓。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教育就是要让人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其实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得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纵然实现目的的道路是曲折坎坷,但我们也正努力地在“征程”中跋涉。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营建想象力与创造力层面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与此同时,我也认同黄玉峰先生所说的教育中最本真的东西不见了,艺术作为生命最好的表现载体,有时比语数外学科更能显现学生对于现实反映或者现实中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真实写照。他,是否快乐,是否有激情与渴望,是否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是否有洞察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是什么影响了他的心情,是什么阻碍了他的发现,是什么让他觉得疑惑不解……,画里有眼中的小小自然界,而有时孩子会因为没捉过活生生的小虫,没玩过脏兮兮的泥巴,没爬过树,没捡过树叶而苦恼自然的奇趣在哪里,却只有千篇一律的太阳和花朵;画里有眼中快乐的一家子,却是爸爸妈妈各自端坐在电脑前工作或手机聊天;画里有自己的梦想,孩子会将科学家、教授、老板形象信手画来,而觉得画售票员的那个索然无趣。画里的世界即是孩童的心灵世界,值得深思。另一面,有对画画颇感兴趣的孩子会伤心地对我说:“我爸爸不让我在家画画,因为他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有用”。也有孩子会因为使用剪刀不灵活而迁怒于祖母,说老人因为安全而不让他使用这些危险物品。甚有孩子不愿画“幼稚”的儿童画,是因为正在学习“高级”的素描为了考级。种种现象都有形无形,有心无心地左右着我们作为艺术,即作为生命体最本真的认识与冲动,从而抑制了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正如黄玉峰先生所说,教育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灵,健康的身体。我想,那必定是一个快乐的人。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基础教育的对象更是天真纯洁的孩子,所以,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没有真的在意,孩子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理想是什么?诸多因素蛊惑我们,所以我们关于理想的大多是阳春白雪类,达官显贵类等等,会不会有可能是花匠、邮差、售票员或是厨房伙计,你问他理想,他开心地回答你,“我就是喜欢做菜,做好多好吃的东西就是我的理想呢?”而我们需要呵护的恰好就是这些,简单,而又令人激动快乐的东西。

因为只有当我们快乐时,我们的世界才会美好!

                                                     2013.11.2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