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茅明贵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作者(来源):茅明贵    发布时间:2005-11-22

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茅 明 贵

2005年3月30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区教育工作会议,目的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去年7月召开的市教育工作会议以及今年1月召开的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最近召开的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认清我区教育发展的形势,推动我区教育工作加快发展。

刚才,教育局、田林街道、南模中学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孙潮同志全面总结了我区近几年来的教育工作情况,并对今后几年教育工作做了具体、全面的部署,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徐汇教育改革和发展再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与把握徐汇教育发展的形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已经为古今中外的历史所证明。当今世界形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信息网络化,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教育的积极作用。2月19日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着重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保障教育公平,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族素质不断提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同样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保障,需要教育来进一步培养各类人才,需要教育与科技进一步紧密结合来推动创新。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徐汇教育的发展来看,1999年区教育工作会议、2001年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围绕“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在区域内提供优质的教育,提供充分的教育,使徐汇教育成为标志性的品牌”的目标,我们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化,实施了“长桥教育工程”、“初中建设工程”等,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外教育交流。经过全区上下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阶段各层次教育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抓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成人学历教育、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再就业人员教育、老年人教育等,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运作社会化的继续教育格局;社区教育工作扎实推进,2003年我区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徐汇教育这些年的发展,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区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特别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十分紧迫。目前我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呈现年龄偏高、结构不够合理、总量偏少等情况,断层现象明显,亟待进一步加大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另外,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办学机制与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还不相完全适应。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在总体数量、布局、规模上与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在区域分布上北片地区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南北分布还不均衡。本届政府任期内,将完成南模和市二中学的重建和改建工作,还有一批学校将在“十一·五”期间进行统筹规划。还要看到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于软件建设,近几年教育设施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更新改善,但受土地、资金等制约,仍有一些学校包括部分百年老校的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同时,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和素质教育理念还不相适应

对于这些差距和不足,我们既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对徐汇教育工作进行再认识、再定位;更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不懈的毅力和动力,投身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徐汇教育传统资源和综合资源优势,全力以赴、务实开拓,不断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和障碍,推动徐汇教育工作取得新发展。

二、认准与实现徐汇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今后5年徐汇教育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区的目标,认真贯彻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市主战略,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按照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弘扬内涵、提升品牌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基础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建设学习型城区,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徐汇教育现代化。

其目标任务概括地说,就是一个目标、两个体系、抓好五个环节。

㈠明确一个目标——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市教育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徐汇教育要继续保持领先,必须也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近年来,徐汇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这对教育发展既创造了良好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教育切实成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为徐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这就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实施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进一步巩固教育作为徐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的地位,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充分认识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必要性,超前才能蓄势,超前才能引领,超前才能推动,超前才能实现量的积聚和质的飞跃,提升徐汇居民的整体素质,带动徐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㈡构建两个体系——基础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高起点、高要求、高水平地建设好两个体系,即优质充分的基础教育体系和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

1、健全优质充分的基础教育体系

优质充分的基础教育体系就是要着力巩固义务教育,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1999年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在区域内提供优质的教育,提供充分的教育”后,我们紧紧围绕“优质充分”这个主题,系统推进了0-18岁的基础教育新体系的教育改革,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专家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研究与实验结合、研究实验与队伍建设结合、领导专家与一线教师的结合,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精心安排组织实施,扎扎实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形成了区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今后几年,要在此基础上,按照年初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继续围绕“优质充分”,突出重点,分级管理,调整结构,保障人人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特别是维护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提升徐汇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2、建立健全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

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就是要打破学校教育界限,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国民教育资源和远程教育的优势,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随着教育需求重心从基础性需求转向高质量需求,从单一性需求转向多样性需求,建立健全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势在必行。为此,要根据我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健全完善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学校和社会交流平台的搭建,健全社会化教育体系,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㈢把握五个环节

为构建优质充分的基础教育体系和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要努力把握好教育工作中的理念、布局、管理、手段和氛围五个关键环节。

1、在教育理念上要坚持素质教育、育人为本

坚持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放在首位,认真解决知识为谁所用的问题。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为此,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观念,正确对待分数,高度重视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突出“立根树魂”,立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根”,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之“魂”,从而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努力培养为党的事业所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在教育布局上要凸现优化配置、均衡协调

优化配置、均衡协调就是要针对群众不同的教育需求,规划先行,充分发挥徐汇教育的综合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统筹好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要实现适度超前,首先是教育规划要超前,要坚持通过制定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来推进徐汇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要以教育均衡化为目标,加快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和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扩大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徐汇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更趋合理,在各个层面上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教育服务,加快形成优化配置、均衡协调的教育资源布局。

3、在教育管理上要促进依法办学、以德立校

依法办学、以德立校就是要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健全教育管理体系,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完善各项教育制度,明晰各项工作流程,实施高效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选派一批态度端正、师德高尚、学术精湛、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教育管理队伍中,同时注重师资队伍结构的梯队培养,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依法办学、从严治教、以德立校、以德施教。

4、在教育手段上要推进信息运用、多元并举

信息运用、多元并举就是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用科研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教育科研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模式、方法或途径,为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抓手。要推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善于运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手段和载体来传播知识,特别是要把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把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形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教育资源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率。

5、在教育氛围上要形成各方支持、全员参与

各方支持、全员参与就是要在全区范围创造人人重视教育、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社会是一个大学校,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教育非常重要,社会这个大熔炉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分类指导,健全有效机制,激发社会方方面面关心我区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积极性,建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促进教育围绕目标良性发展的氛围。

三、认定和抓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方面重点工作

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基础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必须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1、围绕素质教育要求,重点推进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把好教育的正确方向,牢固树立德育的首要地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大力加强德育工作,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时时、处处、事事有德育”的良好氛围。我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的思考和实践,是全区广大教师在德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经验,要不断总结和发扬,使之成为指导全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法。要坚持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继续发挥好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同时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创新的乐趣,使教育切实从“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从而正确把握“育人”和“育分”的区别,形成把育人放在首位的良好局面。

2、围绕科教兴市主战略,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科教兴市主战略是上海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举措和关键所在,是上海跨越新发展阶段“门槛”、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唯一选择,是市委的重大战略决策。落实主战略,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一方面,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需从小抓起,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想象力丰富、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快构筑徐汇人才高地。我们已经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人才合作机制,与上海师范大学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区”合作项目,要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与区域内各高校的合作交流,建立人才互动机制,吸引高校内更多的高级人才投身徐汇经济社会建设。同时,要积极利用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推进各类职业化培训,优化徐汇劳动力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人才结构,为徐汇发展培养更多地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级人才。

3、围绕教育综合改革要求,重点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要着眼于创新教育体制、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质量,抓住徐汇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在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在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方面,充分认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以课程教材改革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总结“二期课改”实验的成果,开展“二期课改”实证研究,全面推进“二期课改”。探索切合学校实际的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实施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综合素质评价引导素质教育的开展。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落实“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模式,特别要适应教育管理权不断由市向区下放的新形势,增强区域的统筹协调管理,履行好政府的政策引导职责和统筹职责。教育局要适应由原先只管基础教育向管理区域终身教育的体制转变,明确管理职责,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按照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格局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探索建立科学的学校管理机制。

在探索多元办学体制改革方面,要深化公立转制学校的改革。按照“积极地不后退、稳妥地往前推、成熟地作试点”的原则,有序推进转制学校改革,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坚持“积极鼓励、大力发展、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权益,加强对民办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师流动、办学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给民办教育以适度的发展空间,为民办学校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鼓励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围绕学习型城区建设要求,重点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今年,区委提出了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区的目标。建设和谐城区的基础在于社区,为此要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实践,以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契机,以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来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去年我们在湖南街道进行了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这项工作将着重在试点有所扩大、点上深化、面上推广和整体提升。要结合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推进,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进一步明确条块推进社区教育的职责,形成合力,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终身教育管理体系。加快筹建社区学院,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社区老年学校等社区教育资源,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加大资源整合共享力度,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房等可以适度向社会开放,扩大教育资源在社区的受众面,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感受到教育氛围。积极促进社会化教育体系的建立,在学校资源为社区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让教育更多地融入社会,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真正实现学校和社会互相服务、互相依托、互相促进。

四、形成共识、增强合力,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合力

推进徐汇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区委、区政府承担领导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承担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的责任,各级党政部门要承担支持者、关心者、共同参与的责任。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人人关心教育、时时想着教育,尽心尽力办教育、齐心合力兴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1、加强和改进对教育的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区的高度,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只有优先发展这一战略地位的牢固确立,才能在工作和事业发展推进中率先基本实现徐汇教育的现代化,率先必须要牢固地确立和扎实地推进优先发展战略。要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时,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需要,优先考虑教育设施的规划问题。在安排财政预算时,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依法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统筹,确保义务教育、特色学校等方面的政府投入,2007年前,保证每年财政性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达到15%以上,并争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教育和参与办学。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党建工作。下半年,各学校党组织将参与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除了目前正在进行试点的市二中学,将有142 家单位、105个党组织、约2000名共产党员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作为加强学校党建的重要抓手,结合“高兴、放心”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认真总结近几年学校党建工作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好基层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加快徐汇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好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学的业务骨干。

2、加快推进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全区教育工作的水平。因此,贯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快制定实施区教育人才规划、教师培训计划,切实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努力形成徐汇教育人才队伍的“制高点”。

加快推进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扩大名校长、名教师的数量和影响力。要着眼于培养我们自己的教育家,进行总体规划,建立培训机制,采取有力措施,运用组织的力量培育人才,为名校长和名教师的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要总结、提炼、传承优秀教育家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经验,用以示范和引导教师队伍发展。加大特级教师和特级校长后备人选的培养力度,完善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形成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机制,示范性学校教师对口支教机制、教育骨干的学校自培机制,着力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快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通过专业培训、健全激励机制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要探索推进教师职称改革,逐步完善教师队伍专业技术职称结构。要以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教师称职与否的客观标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加强师德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大力弘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在教师中积极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务实开拓的作风,鼓励教师以自身的高尚情操、丰富知识、人格力量影响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齐抓共推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教育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对学生更是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学生要有理想、有道德,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家长、老师的一些说法、做法同样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成长带来影响,家庭和社会同样担负着教育青少年的辅助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家长、社会要积极关心、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从而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片“净土”。要集全区之力关心支持教育,推进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共享、合理利用,形成全区上下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共同努力。

 

同志们,徐汇教育面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伟大而神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区,奋发图强,务实开拓,为徐汇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