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教室”建设工作方案
一、 活动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落实《两纲》精神,营造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让教室充满生命活力,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师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温馨教室”是指一种含有科学、民主、和谐特点的适应师生发展的班级育人环境,它既包含安全舒适的硬环境,又包括平等和谐的软环境。“温馨教室”建设为学生健全人格成长、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创设和谐的氛围。
二、 活动目标:
建设“温馨教室”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通过开展班级“温馨教室”建设,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营造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体谅、互相帮助的班级氛围,使师生关系和谐、学习生活快乐,促进教育生态的均衡发展和师生的共同成长。
三、 活动原则:
1. 共建共享——“温馨教室”是师生共同建设的。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发展,形成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
2. 体验感悟——“温馨教室”建设是渐进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温馨教室”建设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要贴近生活实际,搭建实践平台,鼓励交流分享。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直感悟,在感悟直升华。
3. 自主创新——“温馨教室”建设不求统一模式。要反映师生共同的利益和需求,要充分尊重师生的智慧,鼓励师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要在传承学校文化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建设,凸显个性。
四、 活动元素:
1. 公正、平等、真诚、互动——人际关系要和谐,交往相处会协调。
2. 踏实、进取、活跃、宽松——教风学风求严谨,创新思维应鼓励。
3. 自信、向善、平和、达观——为人处世存仁爱,逆境挫折能调整。
4. 安全、舒适、美观、宜人——设施标准讲科学,环境设计显人性。
五、 活动指导:
1.“温馨教室”师德为先
教师应该注意“以身立教”,加强自己的个性修养,调整自己价值定位和行为标准,以高尚的道德去熏陶、影响学生。要自重、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确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身边每个孩子的心田。借用家长的话:“爱每一位学生,爱每一天学生,都称之为爱。而教师将对校学生的爱倾注在日常教学中,溶入教育一举一动中。那温和、持久的爱才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对孩子的爱有如春雨般,平和、宁静,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2.“温馨教室”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的创设教育,是对学生心田的播种和呵护,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它要求老师首先拥有一颗宽厚博大的爱心,用适合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能产生任何现代教育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境界。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家长和学生的关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也是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有效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心理安全温暖的港湾。
3.“温馨教室”环境建设
开展“温馨教室”的一些想法:围绕主题“张扬个性、和谐走进”,并从“生活” 、“学习” 、“心灵”三个方面设计“温馨教室” 。教室一角由“温暖阳光” ,期间有“温暖提示” ;“和谐生活”中有“可爱的生命——植物、动物” ;“知识的海洋”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精心布置的图书架。
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中有“个性才艺天地” 、“个性DIY板块中,领略到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才艺。“师长寄语”是班级“个性集体、温馨教室”的七彩阳光折射到家庭中并反射回来的光和热,“家长心语”里充满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和真诚祝福。
4.“温馨教室”主题教育
“温馨教室”建设是在“班集体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 、“快乐中队创建”等工作基础上的发展。在各个班级中,引导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自己动手布置自己学习、活动的教室,共同创设一个良好而又温馨的学习环境。还要组织学生通过班会讨论交流,明确各个班级营造和谐班集体的要求,感悟到许多幸福的理念,进一步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六、活动实施
周序 |
内容与要求 |
备注 |
第8周 |
1.“温馨教室”建设工作启动,教导处作宣传解读。 2.班主任结合班级工作计划重点,确定“温馨教室”建设工作主题。 |
|
第9周 |
1.第二期“班主任论坛”——“温馨教室”建设的讨论交流发言 2.“温馨教室”建设工作业务指导。 |
|
第12周 |
1.班主任就“温馨教室”建设工作实施情况交流。 2.“温馨教室”建设工作作适当调整,使其更为完善。 |
|
第18周 |
1.“温馨教室”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2.“温馨教室”建设工作专题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