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本,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上实附小 陈燕
2009年3月20日我校党支部拉开了新一轮的党员学习序幕。从学区动员到各级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文件学习,在领会文件精神,认真做笔记的同时,结合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也从中得到了不少体会与感受。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如果运用到教师的身上,那就是教师的工作是教学,说具体点就是教书育人,工作对象是学生。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更应该以全体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要考虑到以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使全体学生得到身心协调的终身发展。
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发展。这一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办学就要求创建宽松、平等、民主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造和谐的使者。
和谐讲求的是平等。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和谐。教师面对的受教者是学生,每一个人在性格特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也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们都有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我们有责任将优秀教育资源平等地奉献给他们。我觉得教师的微笑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话,我们也有必要让它成为所有学生共享的资源。
和谐需要的是宽容。教师不可能要求只面对不犯错误的学生,学生是天真的、单纯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不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打死”,就全盘否定,这是不科学的。教师需要有一种成熟的心态,以宽容之心去包容学生的错误,但是要清楚认识包容不是纵容,而是比某种惩戒方式来得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有宽容,才能为师生的对话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创建良好的平台,这样的校园才是和谐的,学生的发展才是和谐的发展。
在和谐中,学生才能找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之路。和谐的校园就是阳光,就是温暖,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在和谐中成长,在成长中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重要的使命。在和谐中,学生才能找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之路。和谐的校园就是阳光,就是温暖,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在和谐中成长,在成长中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重要的使命。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统领教学,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品德教育;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科学评价;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总之,我的一切工作都要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了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展开,出发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落脚点也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我要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投身于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教好书,育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