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回归学生生活本源 构建动态校本德育课程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11-22

回归学生生活本源  构建动态校本德育课程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背景:

1、 党和国家对未来社会建设者的要求: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十七大报告中对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学生是教

育的对象,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行是基本的、必要的素养。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8号文件到“两纲精神”到“二十一世纪教育行动纲要”,对当前的育人目标均提出了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少代会上也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高度概括了对全国少年儿童的亲切希望。

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可谓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现状却并不容乐观。叶澜教授曾深刻剖析过问题所在,她说:“目前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不在不重视,而在不实在;不在不突出,而在不渗透;不在不知情,而在不贴心;不在不活动,而在缺实效。原因也许不只缘于教育者在主观上态度是否端正、工作是否努力,而是在更具有深刻性和强大惯性的认识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思维方式和习以为常的工作套路上,存在着太多形而上学、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基于当前的形式背景,在思想重视的前提下,更要求实、求透。

2、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突显,完善校本德育课程的要求:

    儿童是道德生活的主体,儿童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通过儿童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儿童是自己道德生活的主体,这个角色是不可代替的。品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儿童是在活动与交往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自主构建自己的道德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以儿童的自觉认同和内化为基础。

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积极的道德观念及行为,是任何时期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德育课程对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德育课程必须十分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启迪,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道德需要,从无道德需要到有道德需要,尤其重视学生道德情感、意志的培养和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国外德育课程的发展轨迹,无论是目标还是内容形式,均显示着日益把德育及课程发展作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视德育及其课程的发展;突出培养有自主性的人为本位的现代德育课程;促进多元多样统合性发展等共性特征。可见,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来推进人的德性发展,是现代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

校本德育课程即学校德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地方的教育要求,由学校教师针对本校的环境因素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制、实施、评价的德育课程。我校自更名以来,对德育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三年多来,以主题教育为主线,各科教学、各类阵地相配合的实施,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学生作为德育主题的地位尚待突显,学校德育课程初步形成,但还需进一步的完善,遵循着综合生成、知信同构、具象孕育的原则,校本的德育课程需在回归学生的生活本源,在隐性德育课程、生活德育课程的建设上下功夫,以发挥学校教育的真正效应。

3、 学校德育特色创建的新的生长点:

“创建师生和谐成长的共同体”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围绕着“乐学习,会做人,勇攀登,具有持续发展潜能的小学毕业生”的育人目标,学校党支部、德育部门从实际出发,通过多样形式、多条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引导与培养,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面对新的形势与来自学生的新问题,学校德育特色的创建必须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下,形成新的生长点。二十世纪初,杜威就曾提出 “现代德育最重要的源泉及特征是生活,放手让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形成现代道德品质”;德育应以儿童为中心,以发展人的道德判断能力为重点,培养有主体性的新人;积极倡导实践型德育,改粗暴说教的直接德育法为渗透生活中的间接德育法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学生生活,从“静态建构”向“动态建构”转变,把学生当作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方式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自主建构,课程内容体现螺旋上升性,并以侧重发展”为原则,注重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与个性化的结合,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构建形成动态的校本德育课程。

二、概念的界定:

生活本源: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根源。

校本课程: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

动态校本德育课程: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变化发展,以学生现实的需求为出发点,遵循育人规律、原则,实现育人目标,以学生和教师为主构建的课程。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开发和实施学校德育校本课程,以回归学生生活本源为重,力图在德育过程与方法、德育途径与资源等方面有所创新,尤其重视研究、实施过程中生成性问题的充分利用,即学生生活课程的开发与使用研究,隐性课程开发与使用的研究,班队集体德育校本化、特色化的综合性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的研究等,以“自我教育”为主要模式让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现实、贴近学生思想道德需要,引导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自主构建、自主体验、自主完善,成为具有主体道德意识和素质的人。

    本课题研究强调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既定的目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生成性的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以“自我教育”的教育模式解决问题,强化道德意识、形成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同时,逐步形成动态的校本德育课程。

 

四、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在对教育对象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目的,抓住教育契机对其实施教育。

2、生成性原则

    学生个体间是存在差异,生活环境及个体的爱好、追求等都是产生差异的原因。因此,生成性是基于学生生活的德育的一大特质。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关注生成,及时调整,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以促进学生道德完善与发展。

3实践性原则

教育者遵循着知行统一的规律,指导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亲身的实践体验,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并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自主性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爱好自由的天性,使儿童自主、快乐地学习,成为具有自主性的人。(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于《教育漫话》)

5趣味性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使内容生活化、简单化,采取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行动研究法:通过个案的实施并逐渐推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德育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德育现状并针对他们存在的不足,寻求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

4、案例研究法:针对实践过程中有特点、有个性的案例,以相应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有效的途径、方法等。

五、实施的过程:

(一)收集资料  认真学习

要开展好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与必要的学习。课题组在筹备阶段、开题及实施过程中重视资料的收集、筛选。如基本的教育理论、基础德育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各类期刊上的相关论文及各校开展校本德育课程研究的动态等等。形成资料汇编后,课题组又学习了文献综述的归纳、书写方法,再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根据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形成的文献综述。

随后,课题组组织相关的学习,使组员明确实施的背景、理论支撑及现实意义,了解校本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尤其是对形成校本德育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动态校本德育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构建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实施德育,坚持德育“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道德”的需要,也是形成和发展学校德育特色的需要,而学校德育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富有生命力的标志。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课题组每位成员都能进入角色,成为课题实施的主体,在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思考本课题的开展。

(二)全面梳理  明确重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 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 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 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 并保证占有适当份量, 努力构建适应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两纲”以及近期的“十二五纲要”对学校德育的目的、意义、要求等都有明确的阐述。

我校的德育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本课题的重点是将既定的目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生成性的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以“自我教育”的教育模式解决问题,强化道德意识、形成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因此,课题组首先对学校各项德育活动进行梳理,分析其目的、过程、效果,结合课题的预期目标,进行分类,如学生喜闻乐见的,契合学校育人目标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的等等。活动课程强调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留下情感记忆、获得深刻体验,从而发挥出活动课程的德育效价。关于德性品质,亚里斯多德、孔孟都认为,一个人德性品质的获得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生活实践,二是教化培育,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因而,课题组对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的生活无外乎校内校外,而校外生活又比较单调,除寒暑假,平时的娱乐很少。尤其是中、高年级,大部分学生除了周一至周五的学习生活,双休日也只是忙于外出“补课”,但是其生活环境、接触人群,哪怕是参加补习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事,因此,基于学生生活构建德育校本课程是极有意义的。校内构建的课程虽然不能涵盖学生生活的所有,无法穷尽学生所遇到人、事,但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一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很有帮助。

(三)关注生成  有效育人

    生成性是本课题的亮点。所谓“生成”就是形成,生就,即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事物。校内校外的生活,使每个学生会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需要解决。对教育者而言,这些看似可能是不足为奇的问题、困惑的处理,会影响孩子们“三观”的形成,会影响孩子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是不容忽视,也是本课题关注的重点。

1、育人内容的生成

传统的德育内容往往由教育者所决定。不可否认,这些教育内容是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但是,学生思想的差异却是不容忽视的。有些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健康,学校教育及良性的家庭教育会孩子遇到问题使积极思考,正确处理,但有些孩子则不然。因此,学校的育人内容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对于生成性的内容有及时的应对,通过利于孩子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

五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孩子们购买了自己喜欢的纪念册请同学、老师书写留言。这样的举动极富情感,作为老师,相信会窃喜于孩子们递上的留言本,那是爱戴、期待的象征,孩子们喜欢你,希望读到他心目中尊敬、喜爱的老师书写的话语。可是当翻开精致的留言本,却看到部分同学书写的“留言”:希望你成为老板;希望你得到某同学(异性)的拥抱……此时,作为教育者的愕然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还发现,不少孩子觉得即将进入中学了,对小学的活动有些不屑一顾,如何引导学生“站好最后一班岗”呢?针对五年级毕业生的德育课程应运而生。

在“怎样写毕业留言”的微型讲座中,教师阐述了毕业留言书写的意义,并对孩子们对同学、老师、母校的留恋、热爱之情大加赞赏。随后,出示了一些立意不高、有失偏颇的句子请同学们谈谈体会,随后又出示了部分老师、同学的留言,引导学生在留言中表达真切的情感与真诚的期望。《星语》的撰写将引领孩子们回顾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摄取记忆中动人的人、事,在故事的“讲述”中,感恩教育如影随形。

主题月、半日考察等是学校特色课程。虽然每学年的月主题是既定的,但内容却是根据时势背景、学生需求更呈现动态。如:礼仪月,2009学年,正值迎接世博,礼仪月的活动内容与迎接世博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学习世博知识、参观礼仪,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总结、评价;2010学年,则根据学生反映出的情况,德育部门在校门口随机拍摄学生进校老师问早情况,校会课上请全校观看后进行引导;经过调查访谈,一方面通过晨会、班会等阵地,请同学们交流校内校外礼仪举止,一方面将校训、校标内涵、礼仪儿歌等引发给家长,既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又请孩子们担任小老师,向家长们讲解这些内容,并监督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张试卷,评定打分后报到学校,得到高分的家长和小老师给予奖励。如此生动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讲解的同时强化了对知识,并进一步内化为行动,使礼仪举止得以改善;开展礼仪故事的撰写、演讲,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重礼仪、讲文明的人、事,获奖者获得了“礼仪星”的称号。2011学年将以问卷、实践、场景模拟等形式进行校外礼仪指导。

半日考察则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及时听取意见,进行适当调整,满足学生需求。如,近两年,结合世博会的召开及建党九十周年的庆典,学校将多伦多文化街、致康儿童康健园、东方明珠城市展览馆调整为上海南站、好八连军营、中共一大会址。

2、实施方法的生成

实施德育的方法是多样的,要实现有效必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基于德育内容的生成,实施方法也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方法的生成主要体现在注重调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达成自我教育的目的。如学校每学年的主题月,即礼仪月、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快乐节、爱校月等,既定的月主题,开展的方式方法却是生成性的,特别注重的是摈弃了枯燥的说教方法,以实践体验为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如民族月,以“我和党员面对面”的形式组织队员与区“好党员”吴文静老师座谈,采访学校的党员老师,以促膝谈心的形式了解党员老师们的学习、工作情况,感受老师们爱校、爱生、爱岗的情怀;快乐节,以“唱响金色童年,感受世博精彩“为主题,各班讨论改变孩子们喜欢

的歌曲,开展全校歌咏竞赛,以“领巾重走长征路  六一游园齐欢腾”为主题,进行欢乐游园大型游戏活动……

半日考察活动则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准备、考察、总结过程中的习得。如南站考察,同学们在考察前先自主收集资料,在对南站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每班组织小记者队,收集同学们的问题,准备进行即时采访。到了考察当天,同学们来到南站,进入候车厅,实地体验安检流程,边听工作人员的介绍边深入了解南站构造。随后,同学们又来到动车场,这里是专门对火车进行检查、维修的地方。同学们登上机车,不少同学还到驾驶室过了一把驾驶员瘾呢。回到学校,大家进行了小结,书写体会,并向全校同学做了汇报。本次活动《法制报》也予以了报道。

家长学校建设虽然不是直接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但是,学生放学后,校外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家长共同度过。因此,作为教育合力之一,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引导是不容忽视的。我校德育课程中“家长学校”专题,除常规的例会、交流之外,更以多样的内容、形式使指导更有针对性,家庭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求。如,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与父母交流少,或对父母教育方式不满。根据这些现象,学校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调查,汇总问卷后,编制了《家长备忘录》,以孩子的口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给予建议,受到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3、评价方式的生成

评价环节是课程的设置的重要环节之一,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在参与课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情感、能力等的鉴定,更有着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等功能,德育课程在评价方面,呈现出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学校的德育课程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个性化,结合育人目标,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评价机制。

“四星少年”——礼仪星、攀登星、创新星、快乐星,是我校的育人目标,也是德育贯穿始终的评价机制之一,而评价、激励的方式却是多样。

首先,评价条件的生成来自于学生。大队部组织全校学生学习育人目标,宣传目标的内涵,随后开展大讨论,每个学生开动脑筋,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四星标准。各班汇总后由学校进行梳理、整合,最终形成了“上实附小四星少年标准”。

其次,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大队部将标准下发到每个班级,由学生自主申报,而后进行自评、互评,同时班主任、任课老师也给出候选人当月表现。当选的孩子既可以是单颗星,又可以是集四星于一体的好少年。

最后,在学期结束,大队部再组织当选四星少年的孩子以故事的形式书写自己的创星之路,部分刊登在校刊上,大部分的文章经过修改,编辑成《星路历程》,供全校同学阅读,使每个孩子了解这些上实附小“智多星”们的事迹,并激发其学习动力,进而产生更多的“快乐智多星”。

如此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过程,使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并且有努力的方向、参评的机会、获评的可能,因此“四星少年”成为上实附小每个孩子心中的目标。

(四)动静结合  形成课程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学生生活的生成,由此形成动态的课程。但是,课程具有稳定性特征,完全的动态势必造成无序甚至凌乱。因此,在关注生成的同时,动静结合形成课程是必然的。

课题组编制课程时,对各类活动进行分析,基于学生共性产生的问题,纳入课程,原先的动态由此转为静态的固定课程内容;基于学生个性的问题开展讨论,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的归为课程内容,有的是极个别学生的问题,则作为今后德育工作中针对该类学生进行及时引导的内容。

如,少先队干部学校课程中,两难问题的处理,增强责任感、学会召开例会、班队活动方案的形成等都是队干部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指导、实践加以解决的。而“学习退步了怎么办”则是个别干部面对的问题,教育者需要对其加强担任干部的目的进行强化即可。

又如,上实附小行为规范养成序列的形成与修订。2010学年学校新三年规划形成。德育部门根据办学目标及育人目标,组织班主任、年级组长等各层面讨论分析学生行为现状,初步形成序列。经过一年的实施,2011学年伊始,德育部门又组织讨论、反思,对实施过程中的优势、不足进行总结,进而形成修订稿。

六、取得的成效:

(一)以人为本  立足学生生活

    “以人为本”是本课题的理念支撑。德育课程必须十分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启迪,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道德需要,从无道德需要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需要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道德需要到高层次道德需要,重视学生道德情感、意志的培养和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学会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课题组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目的,以构建动态校本德育课程为成果,将视点落在学生生活,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德育课程生长点,丰富德育内容、途径与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由于课程内容源自学生生活,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厌倦甚至逆反,而是通过多样形式的活动,学会了调整观念、心态,初步学会一些行之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使其遇到的困难、困惑能够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如此“确有收获”的课程受到学生的认可。

(二)注重调查  满足学生需求

课题组为了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经常采用调查的形式倾听学生的心声,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五、六月,特色班的报考落下帷幕,不少同学的去向已定,而且大部分都是他们心仪的学校。但是,对那些到哪所初中就读还是未知数的同学来说,心中的忐忑是可想而知的。而中学的生活对每个五年级的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急需要了解等待他们的初中生活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同时进行的还有家长问卷。

基于调查的指导更为贴近学生、家长的需求,问卷汇总后形成互动交流的重点及提纲后,德育部门组织了学生、家长交流会,解答学生的困惑,引导孩子树立自信、彰显个性,以昂扬的激情和积极的行动迎接全新的学习生活;指导家长以正确、适切的方法帮助孩子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顺利、快速度过适应期。

又如,少先队干部学校在“工作中的两难问题处理”一课开讲之前,在队干部和队员层面分别做了调查,了解小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队员们心目中的好干部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更能得到赞许。随后进行的讲座,小干部们听得可认真了。辅导员基于调查后的引导、指点,使干部们豁然开朗,颇为受益。

(三)抓住契机  实施针对育人

    基于学生生活本源的动态课程并非片面地关注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有些内容是既定的、必须的,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可以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于学生的生活积累或经验。例如,好八连基地的考察是既定的社会实践内容,活动课程方案根据学生体验后的反馈不断地调整、完善。从资料阅读到基地参观到交流互动,孩子们越来越老练。在基地考察时,孩子们大多对切实体验到的严格的军风纪啧啧赞叹,而对于解放军叔叔的交流却是止步不前。经过指导、锻炼、尝试后,在参与好八连叔叔南京路服务活动时,孩子们已经能落落大方地提问、记录,有的还带了录音笔,俨然一个个专业小记者,而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军队光荣传统的教育,还是交流、表达的技能,都得到了提升。

(四)完善课程  构建校本体系

动态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是本课题成果的呈现。课题组在研究的过程中,边分析边实施边完善,在对学校原有的德育课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契机的把握、资源的挖掘,尤其是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忽视、不回避,而是通过讨论、调查等,形成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教育,在自我反思中受到启示,由此形成正确价值观导向。

活动开展后,课题组在汇总资料地同时进行分类、整理,目前已形成行为规范、主题月、半日考察、少先队干部学校、家长学校、五年级毕业季六大板块的动态校本德育课程。

七、进一步的思考:

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在基于学生生活的德育课程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一些形成动态校本德育课程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教师课程意识的增强,并实践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比较善于抓住教育契机,以活动的形势进行引导,并经过总结、梳理、完善形成动态的课程。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和经验的不足,还有很多空间没有开拓,我们将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思考、实践、提高,以进一步加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1、进一步强化课程意识,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

2、进一步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发挥评价的多元功能。

3、进一步关注学生生活,挖掘教育资源,处理好个性与共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使动态校本德育课程更为完善。

201110

关闭窗口

| 城市学校少年宫 |新生报名|招生管理| 网站管理 | 后台管理 | 联系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您是本网站第登陆用户
地址:徐汇区天等路75号 邮编:200237 总机(学生求助电话):54292687转各分机
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 建议采用1024*768的分辨率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