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2010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组工作小结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2-28

2010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组工作小结

岁月如流,时光如梭,不经意间,一个学期又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蓦然回首,发现身后留下了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一张张意气风发的脸庞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我们一年级组的教师团队。我们一年级组由十位教师组成,其中既有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也有语数英老师和音乐体育老师,虽然我们的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但是这一学期来,我们一年级组全体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分执着,凭着对上实附小的一腔热爱。迈着坚实的步伐一路走来。我们享受着忙碌,奉献着智慧,感悟着快乐,充实着人生。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同心同德,共育娇艳花朵!

一.锤师德,炼师能,共为党旗添风采。

良好师德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思想品质是师德核心。本学期,我组老师在学校领导带领下,积极创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身边一位位鲜活的榜样。赵燕老师是我校的工会主席,平日里,她总是微笑着为大家带来组织的关心,默默无闻的用行动诠释着奉献。为了做好人事工作,老师常常利用双休来到学校加班;她兼教一个班的数学,常常忙里偷闲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利用休假日来校制作PPT。在孩子们面前,老师就是一位和蔼的母亲。有一次班上一位小朋友的头发脏了,哭丧着脸来到办公室求助,还未开口,老师就温柔的对他说:哎呀,怎么把洗手液弄到头上去了呀,准备洗头啊?来,老师来帮你洗洗吧。热情体贴的师爱给办公室的每一位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在本次教师岗位职称等级评定过程中,我校一位内退老师申请评级,老师又毫不犹豫地主动提出禅让。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陆明花副校长心系学生,当得知四年级一位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困难而不得不放弃春季考察机会时,老师毫不犹豫地为他垫付费用,作为区英语学科带头人,老师带领我校英语组,一直走在区英语教学前列,多次展示精品课,供老师学习观摩,还应教研员之邀,用全英语发言向全区老师开设讲座。沈丽英老师兼教一五两个年级数学,跨度大,任务重。这学期,老师几乎就和大华医院没断过联系。脚跟腱发炎,她上了药,仍然一跛一跛的奔波于三个班级之间。声带发炎,她去医院做完物理治疗,又赶回学校补缺抓差。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组教师团结一致,和谐共进,立足本职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使整个年级组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作为一名好教师,不光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更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新时期学校和教育的发展需求。学校翻牌三年多来,办学声誉节节上升,本学期招生更是力挫梅陇长桥片区各所小学,大爆热门。我组教师在欢欣鼓舞之余,更是深深感到所学不足。学校领导为全面提高我们教师的业务水平,搭建各项平台,业务培训,主题研讨,教学比武,专业引领,课题研究等活动,老师们都积极参与。在我们组内,钻研教材,更新知识,讨论教法,常常是课余的主旋律。中青年教师求学上进,虚心好学,老教师无私帮助,把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倾囊传授。本学期,汪琼老师由体育学科转岗数学学科教学,赵燕老师又担任了她的带教师傅,工作更忙了,但是我仍常常看见汪琼老师在教室内听课观摩,听见老师在办公室与汪琼和沈丽英老师讨论教法。一学期来,我组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深入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积极实践,抓住各种锻炼自己的的机会,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本学期我组金慧华老师参加校中年教师展能课获得优胜奖,她制作的PPT也在技能比赛中夺得优胜。老师还虽然身体不好,每个月都要跑医院抽血配药,但是她仍然积极参加均瑶杯比赛。赛前为了静心备战,老师换了课,躲在图书馆中背书,当我诧异的问她为什么要换了课去背书是,她淡淡的一笑说,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我背了好几个晚上了,怕临场紧张还是准备得充分些好啊!比赛完,老师顾不上休息,又马不停蹄的一一将落下的课程补上。当我们问及她赛后感时,老师坦言,比赛,付出的是辛劳,获得的是提升,学习,使生命更充实。我组刘晓燕老师是一位职业初教师,但她的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精神已深入人心,有勤劳的小燕子一美称。她担任我校科研组长任务,身先士卒,常常看见她捧着《上海教育科研》如饥似渴的阅读,有时还若有所思的在书上批注,她参加区科研培训,讲所学知识系统整理,对全校老师进行培训指导,使老师们明确具体的科研方法,面对老师在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她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本学期向区教科研室专家汇报我校科研工作,得到好评。本学年我组共有5位老师主持课题,组内老师人人搞科研,力争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我组邬鑫老师担任体育教师工作,心系学生身体素质。他热爱足球,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校被评为上海市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先进集体,全国校园足球先进学校,他个人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先进个人,本次我校足球队又喜获徐汇区“日新杯一等奖。一滴滴汗水,一分分收获。一串串荣誉的背后是邬老师默默耕耘的身影,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老师那瘦瘦高高的身影总是在绿茵场上和孩子们一起驰骋,挥洒着汗水,放飞着梦想。

我组李琰老师,带领校合唱队认真训练,亦获得佳绩。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喜日子。2011 年,对每一个国人来说,是值得振奋和自豪的年份。怀着这份激情,我组教师在工会组织下,精神饱满唱响红歌《中国中国》,每次排练都积极认真参与,叶文谊老师外出参加240学习,为了排练还特地赶回学校。本学期,我们一年级组全体师生来到宋庆龄故居,进行半日考察。考察前,班主任带领孩子们一起查找资料,了解宋庆龄奶奶的生平事迹。在考察中,故居的工作人员惊喜的赞叹:这是哪所学校的孩子?准备得真充分,资料真详细。考察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向家长介绍了宋庆龄故居的情况,做了一回小小讲解员,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在党员队员面对面活动中,我组党员教师陈燕,赵燕,陆明花老师接受校小记者采访,亲切交流,让队员们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陈燕老师是叶文谊老师的党员联系人,我常常看见他们俩促膝谈心,誓将青春和热血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作为人民教师,我组教师从来都把为党的教育事业争光添彩当作无上的荣光,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怀,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

二.乐奉献,共协作,和谐进取争上游。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乐于求知,勇于攀登的快乐孩子“是我们的追求。在这一年里,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学校生活,孩子们展示了才艺,体验了成功,感受了快乐。而把孩子们推向成功之路,鞠躬尽瘁地位学生服务的,首当其中的便是我们的四位班主任老师了。清晨的阳光刚刚照进教师,四位班主任的身影已经忙碌开了。傍晚,喧嚣了一天的学校刚回复沉寂,班主任仍在办公室内忙碌,他们在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他们在分享交流教育教学心得,他们在与家长沟通谈心。如果说每个班级是学校面对社会的一扇窗,那班主任无疑就是擦亮那扇窗玻璃的人。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艺术化地做好家校沟通工作,使家校合力双管齐下,事半功倍。班主任责无旁贷。在这一点上,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一年级四位班主任倾注了全力。陈燕老师班上有位学生工具箱被踩坏,家长对老师的处理提出不同意见。老师积极与家长沟通,当上门家访的要求被拒后,老师只能应家长要求,放弃双休,丢下尚在生病的孩子,与家长在麦当劳见面交流,最终成功地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叶文谊老师班上有一位家长在开学初曾对她的语文作业布置提出过质疑,之后又担心老师会因此事对他产生想法。老师得知后,主动与家长联系,打消家长的顾虑,本学期家长问卷,一(2)班家长一致认同老师的语文教学工作,令人欣慰,令人感动。随老师班上有一位娇滴滴的女孩子,在阳光体育活动时不慎将乳牙摔得有些松动摇晃,家长心疼不已。该生家长中既有老师又有医生,可以说都是内行人。为了避免矛盾激化,随老师及时联系阳光体育任课教师了解情况,在事发当晚与家长沟通联系到凌晨2点,第二天又去医院查询就医情况。最终赢得家长理解,在之后的一个月的午餐时间,由于孩子的牙齿摇晃,随老师常常将教师午餐中酥软易嚼的食物分给她,或帮她热粥。一个月后,家长跟我说了句:随老师,我觉得我女儿最近胖了。看来吃的不错。她很开心的。老师虽然年轻,但她管理班级有条不紊,细致到位,在本学期家长问卷调查中,她的班主任工作得到很高评价。又一次,老师班内两位学生家长因琐事产生意见,最终闹到老师处。老师努力调节,分别与双方家长沟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双方家长冰释前嫌,圆满解决此事。在一年级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家校构建和谐桥梁,各班家委会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在校园网站上常能见到我们一年级组班级活动的报道。

团结就是力量,有了力量就有了战斗力,班组内的老师就是这样守着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用自己最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教师这一称呼的深意。

三.顾大局,抛小利,爱校如家最幸福

我们一年级组是学校工会活动的积极分子。在党员讲述身边好人好事演讲活动中,我组

三位党员教师齐齐参与,写稿演讲,弘扬优秀师德。在本届中年教师展能课颁奖仪式上,我组李琰老师以一曲四手联弹技惊四座,一展风采。

我们一年级组还是个小妈妈特别多的班组,共有小妈妈4名,宝宝5个。“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高尚。”我们一年级组的老师正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着。每当工作与生活发生冲突时,老师们总是把自己的宝宝留在家里,赶去家访,赶去陪伴学生课外活动。4位小妈妈们无一例外常常放弃哺乳假,就是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培根说过:“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当我们获取累累硕果时,不在苦恼曾经的付出。我觉得我这个年级组长是幸福的,我们这个年级组就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我们团结,我们协作,我们奋进,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上实附小人。

 

2011.6.2

 

关闭窗口

| 城市学校少年宫 |新生报名|招生管理| 网站管理 | 后台管理 | 联系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您是本网站第登陆用户
地址:徐汇区天等路75号 邮编:200237 总机(学生求助电话):54292687转各分机
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 建议采用1024*768的分辨率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