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中低年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绿色评价”指标为导向,秉持着“让每一个孩子都闪光”的教育理念,立足中低段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并继续围绕“兴趣教育”、“分层教学”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 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2. 推进实施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工作。
3. 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4. 开展语文学科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具体措施:
(一)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1.备课
1)各备课组精诚团结,注重合作,资源共享,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根据年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开展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注重教学资源的积累、分享和更新,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备课组长记录15次)。
另外,本学期课时紧张,各备课组要针对学情做适当删减或调整,并统一作业及上课进度。
2)结合邀请课、星级教师示范课、见习教师汇报课和实习教师入门课赛事提高教研组及备课组研修实效。
3)课堂教学应紧密围绕”兴趣教育,分层教学”这一主题,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4)教案本学期检查2次,二、三年级关注分层作业的布置。
(1——3年教龄的教师需手写教案1/3,4——5年教龄的教师需手写教案1/4。)
2.反思
重视对课堂教学的得失进行分析、思考,并将反思书写在记录本上。
(5年及5年以下教龄20篇;6——19年教龄12篇,20年教龄以上8篇,期末完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教学反思,挂在校园网上)
3.习惯
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一二年级的写字及朗读教学不容忽视,三年级要注重阅读及写作训练。
4.作业
1)一年级要严格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建议以活动与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检测学生阶段学习情况,并积累过程性资料。一、二年级不布置任何书面作业,
2)三年级作业设计要体现“增效减负”的教学思想,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重视作业批改和讲评。(作业检查每学期2次,且在教案、作业及单元练习中均要体现分层要求,并针对学情做专项分析。)
5.考查评价
1)一、二年级没有期中考试,期末以考查形式检测学生学业情况,一年级期末继续开展开心游园活动(活动内容及评价形式做适当调整),二年级期末以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考查,三年级期中期末均为考试。(虽然此次三年级不参加区语文监控考,但老师们不能有所懈怠,仍需加强日常教学,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习得。)
2)各备课组统一评价标准,一、二年级均采用等第制开展评价。(关注日常过程性评价)
3)切实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工作,细化一、二年级评价要求和形式,如课堂朗读评价、写字评价、写话评价等。(以二年级单元卷为例)
6.科研
每位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平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期末认真撰写论文,争取获评优秀课题。
(二)推进实施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有效落实“分层教学”。
1.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区本教材《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指南》
1)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理解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要养成在日常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习惯,通过观察学生活动、作业、测验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等。要重视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实反映学生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
2)突出为了改进学习的评价
学校和教师要树立评价为了改进学习的基本观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要注意采用等第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明确、有针对地反馈评价结果。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给予学生有效建议与精准指导。
2.基于课标,规范教学
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研读各年级年段目标,开展集体备课,共同商量每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及时总结经验,并统一上课进度及作业批改格式,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并着力研究语文实验教材与二期课改目标的有效对接,提高课程学习的适切度,凸显实验教材的优势。
3.关注“绿色指标”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探讨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摒弃题海战术的旧思想,努力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兴趣入手,以多元的活动形式着力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针对学生实际做好分层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继续推动“小星星”课程计划
树立“让每一个孩子都闪光”的课程理念,将“兴趣教育,分层教学”这一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
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师课堂执行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组内老师积极听课评课,认真做好记录,按时完成“六个一”。
2)评课数≥6节
3.继续优化整合已有的校本人文课程系列(一年级文化、二年级儿童经典作品赏读),做到教学资源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四)开展丰富的语文学科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利用早读及2分钟预备铃,组织学生吟诵诗歌,包括二期课改的古诗,丰富学生课外积累。
2.二、三年级:规范《阅读手册》的作业格式及要求,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阅读作业。努力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
3.结合实验教材及课标要求,以兴趣入手,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四、具体安排
三月份:
1. 制订教研组和备课组计划
2.完成“大手牵小手”和分层名单汇总
3.落实好“伙伴式”邀请课
4.组织学习《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指南》
5.完成网上晒课
四月份:
1.教研组检查备课和作业并反馈
2.期中命题
3.星级教师精品课
4.期中练习(4/22-4/24)
5.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五月份:
1.期中练习反馈
2.“大手牵小手”反馈
3.《成长手册》完成学科评语及敲章
4.见习教师汇报课评比
六月份:
1.邀请课结束
2.期末命题
3.一年级准备开心乐园活动
4.行政检查听课笔记
5.期末考试、阅卷、质量分析
6.“大手牵小手”汇总并考核
七月初:
1.科研论文完成结题报告,组员认真撰写论文
2.备课组工作小结并推选优秀备课组
3.教研组工作总结
4.网上资料上传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