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数据驱动体育课堂精准教学和评价培训 - 内容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数据驱动体育课堂精准教学和评价培训
作者(来源):冯建杰    发布时间:2025-09-22

记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数据驱动体育课堂精准教学和评价培训

冯建杰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切实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破解“温柔体育课”难题,9月16日下午,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举行题为“数据驱动体育课堂精准教学和评价”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旨在引入智能化手段,科学量化运动负荷,为体育教师赋能,推动体育教学从“经验化”向“数字化”“精准化”转型。

1.png

2.png

培训伊始,主讲人深入剖析了当前体育课堂存在的共性难题——“温柔体育课”,即部分课堂存在运动强度不足、密度不够,学生心率未能达到有效锻炼区间,导致体育课的锻炼效果大打折扣。他指出,新课标明确要求每节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而传统的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无法提供客观、量化的数据支撑。    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本次培训的核心,正是通过科技手段,让看不见的“运动负荷”变得可测量、可评价。

3.png

4.png

解决方案:智能手环开启精准教学新时代


培训现场重点实操了由智能心率手环、智能基站、教师端平板及数据分析平台构成的智慧体育课堂解决方案。学生佩戴轻便的智能手环,其心率数据通过基站实时同步到教师平板和教室大屏。系统将心率区间转化为 灰、蓝、绿、黄、红五种颜色,分别代表静止、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以及极限强度。学生和老师均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当前运动状态,如颜色变红,学生可自主调整节奏,教师可及时干预,极大提升了课堂安性。

针对教师担心的操作复杂性,该系统设计了“一键上课”功能。学生课前按学号佩戴手环,教师只需在平板上选择班级和课程类型,即可开始全程数据监测,极大降低了技术使用门槛,适合常态化教学应用。课程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详尽的数据报告,包括班级平均心率、运动密度、强度分布、有效运动时间等关键指标。教师可清晰回顾在哪个教学环节运动负荷过高或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教案设计。 

5.png

本次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充实,反响热烈。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受到数据驱动为体育教学带来的变化,对未来科学、安全、高效地上好体育课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充足的信心。未来,徐汇区将继续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为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