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开展两纲教育培训,建立优质师资队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7-10-11

开展两纲教育培训,建立优质师资队伍

梅三小学   谢静璐    9.14讲稿

一、认识和思考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教育是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党的观念、国家观念、人民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通过民族精神教育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培育既有民族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又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培育,引导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提升生命的价值。

民族精神教育是学生精神发展的根基,生命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两纲教育直接指向人的发展和培养,两纲精神本身就洋溢着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因此,加强《两纲》教育与凸显人文教育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们知道,人文教育的核心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人文教育重点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其本质就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其中必然有帮助师生发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功能,这也是《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我们的要求。由此可知,生命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也不可能脱离国家和民族而存在。人既有个体价值追求,又有民族归属需求,也有社会文化认同的价值实现。民族精神培养是人文教育的最高价值体现。“教书育人”应是师生和谐发展的过程。教书是过程载体,“育人”是根本目的。贯彻《两纲》,深化二期课改;落实《两纲》,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文理相通,人文见长”办学理念的必然要求。我们应抓住贯彻《两纲》契机,丰富办学理念内涵,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两纲》教育和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两纲教育不能代替学校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当前学校德育中非常重要、应当予以充分关注的核心内容,因为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的根基,生命教育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多年来我校在这方面一直比较重视,尤其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上作了一定的探索,比如我们在2000年就开展了以“挖掘学科德育功能”为主题的第二轮课堂教学攻坚,但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我们并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造成了学校德育老是在外围比如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上兜圈子。当前来说,我们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既要充分发挥显性学科在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其他隐性学科在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中的学科价值。在学科教学中落实《两纲》教育,是我们所有学校必须下大力气突破的共同课题。

落实《两纲》主要有课外和课内两条渠道,基础是教师素质的提升。在课外,我们注重加强德育活动的课程化建设,依托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有机地进行《两纲》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健康成长。这方面已有一定的成绩与经验。落实《两纲》精神,当前的关键在课堂。正因为此,两纲教育的推进强调课内的落实,强调两个讲究、两个突出——即讲究潜移默化、讲究全方位教育;突出学科作用、突出学生体验。《两纲》教育不能游离课堂,不能脱离学生学习实践,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每一个校长和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