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改革开放带给我“福命”
作者(来源):毛福敏    发布时间:2008-11-29

                          改革开放带给我“福命”

                                              毛福敏

我们的上几辈人有文化的不多,给孩子取名爱带上个“金”啊、“福”啊、“贵”啊什么的,那么憨直,那么虔诚!我的名字是外婆起的,外婆大字不识一个,于是,我也被荣幸地罩上了“福”云,获得了“福命(敏)”!然而,自降临人世,我就感慨命运不济……

不满4岁时,妈妈支援大跃进建设,参加全民炼钢运动,和一帮里弄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去了南翔。由于父亲是海员,很少时间呆在家里,比我大8岁正上小学五年级的姐姐成了小管家,她白天去学校上学,我便成了弄堂里的“流浪儿”。66年刚进入市六中学,遇上了文革,三年中学没正儿八经地上过一堂课。69年中学“毕业”,赶上了“上山下乡”,我因为是响当当的工人阶级的女儿,属于“红五类”子女,便带头奔赴江西务农去了——用当时的时髦话来说是“修理地球”,多么豪迈的壮举!好不容易被贫下中农推举进了当地的一所师范学校求学,却还是整日“修操场”——全体师生肩挑手提,硬是在烂泥地上建造起一个大操场!我常常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什么厄运都逃脱不了。我甚至怀疑:是否真是应了那个迷信说法——名字里的意思与实际境况往往背道而驰! 

1977年,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走进大山里的一家兵工厂(当时称“三线厂”)所属的子弟学校,成了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第二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从此,我走上了中国的福运之路,获得了“福命”!

渐渐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读书的价值,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教师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我为自己能承担如此沉重的家长重托、社会厚望而忐忑,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之兴旺而振奋。我认真教学,刻苦钻研,孩子们爱上我的课,家长们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我的班上。三年后,我担任了学校的教导主任。903月,我们举家搬迁至江苏省太仓市,我有幸进入全市最好的实验小学任教,并再次担任教导主任。江苏教育居全国领先地位,我吮吸着江南古城醇厚的文化养料,汲取于永正、孙双金等教学专家的教学经验……96年教师节那天,我荣幸地成为太仓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并先后获得了“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983月,我从上海的《新民晚报》中缝里看到了上海教育界举办“引进人才”招聘会的消息,我便怀揣着一大堆获奖证书,前往应聘。感谢家乡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我被上海市实验学校接纳。于是全家再次迁徙,回到了故乡——上海。上海市实验学校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我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欣喜不已。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即便担任教导主任,我也从不脱离教学第一线,始终担任语文教学工作。05年,我获得了徐汇区“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还应邀担任区“骏马奖评委。06年,小学部搬迁至浦东,我被派往小学部任部主任,承担小学部的创建工作。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小学部在浦东新区创造了良好的声誉,家长们向往实验学校,为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实验学子而竭尽全力,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085月,教育改革的春风又一次把我推向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作为徐汇区“建峰填谷”的重大举措之一,原“梅陇三小”委托实验学校管理,翻牌为“上实附小”。我被实验学校派往附小任校长。我依托徐汇区雄厚的教育基础、实验学校丰富的优质资源,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教师的精神风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已在区内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每每宁静时分,我会默默地感谢九泉之下的外婆:是您给我取了个好名字!我更感谢改革开放,是它给我带来了真正的“福命”!

关闭窗口



WechatIMG624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