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怎样提高德育活动的有效性?(案例)
作者(来源):谢静璐    发布时间:2009-05-04

                 怎样提高德育活动的有效性?(案例)

                                   ——上实附小党支部   谢静璐

学校将二、三月份定为“礼仪月”,主题是“精彩世博,文明修身”。德育处的老师制定了翔实的工作计划,有大队部提出倡议书,有校园和教室的环境宣传,还有礼仪知识竞赛,各班的主题班队会。但学生中还时常有不讲文明的不和谐音符出现。下面截取几个片断:

片段一: 一天中午,一位老师走到操场中间,只见一个橘子皮从空中落下,老师拿着橘子皮走到楼上,到各个教室去询问,但没有人承认。

片段二:吃完午饭,有的同学把饭盒从箱子里一扔,有的班级的饭盒就乱七八糟地堆放着,有的甚至倒塌了,散在走廊上到处都是。

片段三:下雨了,有的班级的同学将带来的雨伞和雨衣随意摆放,挂在窗台上,放在饮水机旁等,弄得教室里都是积水,很滑,学生容易摔倒。

片段四:下课铃声一响,高年级的学生从专用教室出来,好多人你追我赶,什么上下楼梯靠右走,见到老师要问好都忘记了。

……

这些现象引起了老师们的深思,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都明白这些道理,但在实际中却做不到?我们的德育活动是否有效?于是教导处的老师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拍摄下来,将一些做的规范的班级和同学也拍摄下来,在队会课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图片,对不文明的现象都能指出,而且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对学生的教育较深刻也,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思考题:

1、学校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怎样加强德育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的设计、活动内容的安排、活动形式的选择,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怎样发挥身边的榜样作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师在教育中应该是什么角色?

关闭窗口



WechatIMG624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