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地 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
----读《母亲的信念》有感
我读了《党员经典导读》2010年第四期的卷首语《母亲的信念》,非常感动,因为文章不是很长,我就打下来让大家一起赏读。
有一个女孩,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就被学生轰下了台。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又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外出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时候,手脚太慢了,品质也过不了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别人已经干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沮丧地回来时,母亲总安慰她,从没有抱怨。
三十岁时,女儿凭着一点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她已经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前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
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而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一粒坚忍的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着而生长出的奇迹。
看了这篇美文,我感慨有三:
一是母亲的伟大与坚定信念,是呀,人的一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失败的时候,有母亲的安慰与鼓励;跌倒的时候,有母亲的坚信与关爱。母亲教会我一分为二看问题,母亲带给我许许多多新希望,母不嫌子丑,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曾经年少轻狂,但母亲都会无限地包容你。在父母的眼中,子女永远是最有价值、最宝贝、最有用的人,父母总会为子女付上最真诚的祝福、支持和鼓励。就凭着这份慈爱,足以温暖人心,弥补一切失落了吧。所以家中有父母在堂的人啊,您们好应该庆幸和感恩,您们应该尽量争取机会好好孝养父母,不要吝啬表达您对父母的爱啊!
二是作为家长,孩子的成绩都好像成为了你的面子问题,完全不顾孩子的心理,其实考砸了、落榜了,他自己肯定比你还伤心,这个时候最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安慰,而不是训斥。有时候作为一个成人,真的要有“你管别人怎么说”的勇气,毕竟孩子是你的。当其它大人都瞧不起他时,你应该是第一个站出来替他捍卫的,让人明白这个孩子虽然成绩不算顶尖,但也很优秀,希望别用成绩取人。任何一个孩子都期盼一位如何懂疼惜他的父母,孩子会因为你的珍惜而有所表现。
三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把自己置于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便能发挥所长,为人群社会作出贡献了。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立于合适的岗位上的,其中有众多因素在影响着,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往今来很多有才能的人,不为人赏识,加上运程坎坷,最后郁郁而终者。不过,请记住:
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一粒种子,也总有适合它的一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