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五年级学科德育教案:一诺千金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11-08

6、一诺千金

上实附小孙咏梅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诚信的内涵,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承诺方式;

4、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会,谈谈生活中讲诚信与不讲诚信的事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联系生活,初识诚信

1、师:生活中,我们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你认识的人当中,什么样的人信得过?举例说说他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2、学生思考并交流事例。

3、小结: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是受到大家欢迎的。

活动二、谈古论今,了解诚信

1、过渡: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回到悠悠历史长河中去,看看古人是如何信守承诺的。大家要静下心认真看,仔细听。

2、看媒体:成语故事《一诺千金》

3、思考:你们看了这个故事,想对故事中的季布说些什么?诚信给季布带来了什么?

4、指名交流后小结:季布的承诺是一诺千金。他的实际行动让世人记住了他的诚信,难怪人们宁要季布一诺,也不要黄金百两。这就是成语故事“一诺千金”的由来。(出示课题:一诺千金并理解“诺”:诺言、承诺)【板书《一诺千金》】

5师: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常常在不经意中丢掉了诚信,他们的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

6、媒体出示故事:

曾经有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也很精明能干。毕业后,他满以为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可是,他跑了几家公司,都被拒绝了。当他询问拒聘的原因时,得到的答复是……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7、学生随意猜答案。

8、媒体出示答案:

因为这名留学生有三次逃票的记录,公司不会用一个不诚实的人。

9、思考: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实看得那么重要?你的看法是什么?

10、小组交流。

11、指名交流并小结:诚信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做人要诚实守信。

活动三、说说演演,解决问题

1、出示场景,出金点子寻找解决办法。

师:承诺了别人就应该尽力去做到,但是有时因为各种原因难免会失信,如果碰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吗?找好朋友,让我们一起说一说,演一演——

(1)    买书没有买到

(2)    等朋友等了半小时还没来

(3)    我向同学借了一本书,答应一星期后给他,可是我来不及看,怎么办

2、学生交流,表演。教师也共同参与。

3、出示相关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小学生行为规范十个好习惯》)

活动四:提出困惑,积累素材

1、过渡:生活是美好的,但是在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些不讲诚信的行为存在着,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不讲诚信的事例呢?你的感受是什么呢?请把它写下来,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

2、学生写悄悄话。(不要写姓名)

3、学生把纸条放进信箱。

4、总结:愿同学们说了就要努力做,人人争做诚信的小公民。

5、导入:在上节课的最后,我们已写下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讲诚信与不讲诚信的事例,还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想不想来听听呢?

6、教师请几名学生上讲台抽取纸条读一读。

7、学生结合书本“交流会”的内容,同桌交流感受。

8、指名交流并小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轻易许诺,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努力做。

活动二、七色光,交流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承诺形式。

1、师: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口头上的承诺,那么,你还知道有哪些承诺形式呢?

2、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资料。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4、指名交流,并在黑板上展示。(产品保证书、发票、保修卡、借条字据、合同书等)

5、小结:每个人对承诺有不同的解释,我们都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

活动三、新视窗,了解诚信还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责任。

1、过渡:你们知道吗?诚信还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2、媒体出示:我国高校首次向大学生发放“学生信用档案》

3、学生看资料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4、指名交流并小结:遵守诺言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自律表现,而且还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责任。

活动四、赠送名言,互相勉励

1、学生把自己在课前找到的诚信名言制作成卡片。

2、学生把卡片送给好友,互相勉励。

3、总结:希望同学们能说到做到,努力争做诚实守信的小公民。

关闭窗口

| 城市学校少年宫 |新生报名|招生管理| 网站管理 | 后台管理 | 联系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您是本网站第登陆用户
地址:徐汇区天等路75号 邮编:200237 总机(学生求助电话):54292687转各分机
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 建议采用1024*768的分辨率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