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区“十三五”教师研修课程申报填表说明
作者(来源):吴文静    发布时间:2017-01-04

 

徐汇区“十三五”教师研修课程申报填表说明

为帮助申报徐汇区“十三五”教师研修课程的教师顺利完成课程申报,特制定本说明。

1.培训师团队(仅限区级研修课程填写)

▲主讲教师具有课程开发与教学资质(需由所在单位提供资质证明材料,或有至少两名高级教师作为推荐人)。

▲每10个学员指定1名助教,如从学员中产生的请备注。

2.课程信息

(1)课程名称

▲简短精炼(七八个字为宜,最长不要超过十五个字)

▲表述准确:与课程内容相一致。

▲校本研修课程的名称还要体现实践性、操作性、微观性、专题性,一看即知是从学校发展出发,是从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出发,是从教育教学问题出发,开展的以学校为主体的培训。

(2)课程类别

▲归属准确,表述明确

——区级培训课程:请根据以下提示对申报的课程归类

学科类:如学科属性、发展、学科与学生、学科与社会等与学科相关的课程。

跨学科类:如新技术领域与学科结合、跨学科、跨学段等相关的课程。

通识类:如学生成长、公民道德、伦理规范、政策法规、文化修养等通用类的课程。

技能类: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功能学习及个人素养等中与操作技能相关的课程。

其他类:请注明类别。

——校本培训课程:只需注明师德与素养、实践体验两类课程类别就可。

3)适用对象

▲定位准确(普通教师、高级教师、新教师、班主任、教师培训者、校园长、中层管理者等)。

▲表述明确(学段、学科、不同层级学习者等)

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

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依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执行。

4)培训呈现形态(仅限区级研修课程填写)

——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型课程

▲支持随时随处随手,支持多工具使用;支持学习者的参与、互动和建构学习,并有必要的评价设计;支持友好界面,给学习者愉悦的学习体验。

▲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如相关阅读书目、视频资源、互联网各类学习平台、公众号等等,支持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

▲提出本课程中需要个人自主学习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评价设计。

▲把个人体验与网络课程连接,体现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

▲体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

——基于面对面的互动型课程

▲具有网络互动型课程不可取代的特征。

▲具有丰富的让学习者参与、互动、实践体验与建构的学习活动形式,如讲课者组织的深度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等等。

▲对学习者的参与、互动与建构学习提供有必要的评价的工具。

▲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相关阅读书目、视频资源、互联网各类学习平台、公众号等等,支持个人自主学习。

▲提出本课程中需要个人自主学习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评价设计。

▲体现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体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

5)课时与学分

▲表述明确(请参考课时与学分核算办法)

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课程,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以45分钟为一课时,4课时(半天)为计量单位。原则上,面对面互动课程10=1个学分。

实践体验课程,原则上以一学期不少于10次,每次不少于二小时折算为1学分(其中讲座占有的比例不能超过10%)。

▲安排合理

每门课程原则上不应超过40课时(其中师德与素养类课程10-20课时,知识与技能类课程10-40课时)。

3.课程开发背景

▲对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对学员的培训需求进行说明。

▲阐明课程学习的价值。

▲阐明课程已有建设基础。

4.课程目标

▲有行为和程度词汇,目标表述符合ABCD——行为主体(audience)应是教师;行为动词(behavior)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condition);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degree)。

▲条目不宜过多,每个条目集中写某一方面,条目之间不交叉,按主次和逻辑顺序写。

▲支持培训主题,并与教师需求密切相关。

▲对群体内部不同的对象可区别对待,有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

5.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课程内容组织体现出单元化或模块化,具有逻辑性(区级课程提供至少章--目三级的逻辑结构图),能够看出对整个课程实施的周密安排,缜密设计,统筹规划。

▲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充分支持教师的参与、互动、体验与自建构的学习。

6.课程实施过程

▲主题是对培训内容的进一步分解,要周密详尽,和课程内容高度匹配。

▲形式与课程目标、内容及学习对象的需求相一致,呈现多样化,凸显学员的参与、互动、体验性与建构,如问题研讨、案例分析、实例演示、课例研究、行动研究、角色扮演、情境模拟、互动研讨(设计讨论题目)、实践反思、作业反馈等。

▲学习内容课时安排合理,各种培训活动的密度恰当。

7.课程评价

▲评价与目标、内容相一致。

▲评价体现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形成性评价注重学员的参与、互动、体验性与建构,如课程前的前测,课程中对学员学习活动的评价等,终结性评价注重实践反思、作业反馈、个人建构的课程等。

▲评价体现出互评等多元主体评价要求。

▲对评价后果的处理要有明确的规定。

▲作业的布置注重教师真实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尽可能提供作业评价标准。

8.有关说明

▲课程学习的基本模式、学校一级组织管理、教研组团队等团队内部的活动形态与相关制度的说明。

▲课程实施所需的资源及来源说明,推荐资源包括文本类、音频类、视频类资源、网络资源、实践类资源等。

各类推荐的资源至少应包含名称、作者、内容简介、主要观点及章节或拓展链接等,具体见推荐资源样表(表1-5)。

1 文本类推荐资源样表

书籍类

名称

作者

简介

主要观点

课程章节

相关连接

 

 

 

 

 

 

 

 

 

 

 

 

文档、图片类

名称

作者

内容简介

主要观点

课程章节

相关连接

 

 

 

 

 

 

 

 

 

 

 

 

2网络资源推荐资源样表

网络资源

名称

作者

简介

来源

课程章节

相关连接

 

 

 

 

 

 

 

 

 

 

 

 

3 音频类推荐资源样表

音频类

名称

作者

内容简介

推荐章节

课程章节

相关连接

 

 

 

 

 

 

 

 

 

 

 

 

4 视频类推荐资源样表

视频类

名称

作者

内容简介

推荐章节

课程章节

相关连接

 

 

 

 

 

 

 

 

 

 

 

 

5 实践类推荐资源样表

实践类资源

内容

地址

参与方式

联系人

流程简介

相关说明

 

 

 

 

 

 

 

 

 

 

 

 

▲其他需要说明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