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
|
学科 |
|
日期 |
|
年级 |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教育科研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初探
申请人: 张晓群
申请日期: 2010年9月24日
上实附小科研组
申请日期 2010年 9 月 24 日
研 究 课 题 名 称 |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初探 |
研 究 年 限 |
1年 | ||||||
负 责 人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任教学科 |
教龄 | ||
张晓群 |
女 |
1970、8 |
中高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品社 |
21 | |||
毛福敏 |
女 |
1954、3 |
中高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语文 |
40 | |||
陆明花 |
女 |
1974、5 |
中高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英语 |
17 | |||
课 题 组 成 员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任教学科 |
教龄 | ||
吴文静 |
女 |
1972、1 |
小高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语文 |
20 | |||
钱美琪 |
女 |
1974、11 |
小高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数学 |
17 | |||
赵 燕 |
女 |
1972、1 |
小高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数学 |
20 | |||
傅 筠 |
女 |
1974、10 |
小高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语文 |
15 | |||
卫明芳 |
女 |
1956、12 |
小高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美术 |
36 | |||
陈 燕 |
女 |
1984、1 |
小一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语文 |
3 | |||
陆筱盛 |
女 |
1984、11 |
小一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数学 |
3 | |||
汪 琼 |
女 |
1986、4 |
小一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体育 |
2 | |||
徐 逸 |
女 |
1987、11 |
小一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语文 |
1 | |||
孙 洁 |
女 |
1985、5 |
|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
档案 |
3(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 究 课 题 的 基 本 情 况 |
| ||||||||
研究目的、意义: “学习”是党支部建设永恒的主题。2005年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党员经常性教育已形成长效机制。“学习型党支部”的探索创建则是将党支部的学习推向深层。 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初探”研究旨在使党员明确学习的内涵及“学习型党支部”的特质等,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学习意识,以及身为学习型党支部的成员,在组织中进行学习的途径、方式等等。 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初探”研究旨在使党员通过理论的学习,结合党员教育活动及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有效地提升学习力,使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进而提升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 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初探”研究旨在通过党员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的提升,党支部“学习型组织”特质的初步形成,使党员的先进性及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更好的体现。 |
| ||||||||
研究背景: “学习型党支部”的提出源于“学习型组织”。现代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知识生产、传播不断加速,知识和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第一资源。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组织”蔚然成风,已经能够成为一股世界潮流。 “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思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瑞斯特教授,随后,他的学生彼得·圣吉将系统动力学、组织学习、创造理论、认识科学等融合,完成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一书,成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 纵观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在艰辛中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在艰辛中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党史。因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党的历届领导都积极倡导全体党员加强学习,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种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以党的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该项决定。 新形势下,继续稳步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就要求我们基层党支部从支部的党员抓起,从支部的学习抓起,以“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响应中央的号召,落实中央的要求。 |
| ||||||||
研究阶段:(时间) 第一阶段: 立项阶段:2010年9月 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1年5月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
| ||||||||
研究方法措施: (1)文献研究法: 广泛收集关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方面的文献、信息、情报资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献、信息,以形成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支撑。 (2) 调查法: 对本支部党员的学习现状、学习的方式、内容等进行调查,而后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论,形成报告,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做好筹备。 (3)行动研究法:(即实践研究法)学习、实践、反思的不断上升的循环过程,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引证、反思,探寻规律,以提升“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实效性。 (4)案例研究法:针对实践过程中有特点、有个性的案例,以相应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有效的途径、方法等。 (5)叙事研究法: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党员们在“学习型党支部”建构过程中的收获,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 |
| ||||||||
成果显示形式: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初探研究的资料汇编》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初探研究——叙事教育专辑》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初探研究——党员随笔专辑》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初探研究》(专题论文) |
| ||||||||
预期效果: 通过理论学习、具体实践,初步形成“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途径、有效方式,把“学习型”从元认知层面提升到实践认知层面,并使之成为“党支部”组织中每个成员的自觉行为;挖掘并充分发挥多元教育资源的作用,营造崇尚自觉学习的氛围,使党员更具学习力、党组织具有学习型特质的实证研究具有创新的意义,由此形成的成果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 ||||||||
研究过程 立项阶段:2010年9月形成开题报告,邀请专家论证。 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1、 积极宣传课题开展的指导思想、意义、目的等。 2、 组织搭建好课题研究的成员,明确分工。 3、 开展文献收集,了解和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献。 4、对收集的文献、情报信息进行筛选、汇编、分析,形成资料汇编。 5、对党员及支部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形成分析报告。 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1年5月 1、组织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理论,理解“学习型组织”特质等。 2、以党课、研讨等形式开展讨论、交流,内化对理论、文献学习后的理解。 3、与党员经常性教育、创先争优活动、学校读书活动、教育教学实践等结合,学以致用。 4、中期论证,梳理、总结、调整,确保后期研究的顺利开展。 5、组织案例分析、叙事研究的交流展示,推进研究的进程。 总结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1、汇总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总结,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2、进行专题论证,展示汇报研究的成果。 3、汇编完成专题论文《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初探研究》 |
| ||||||||
研究效果: 1、通过研究,使党员们对于“学习型组织”的内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并主动投入、积极参与。 2、通过研究,使党员们掌握“学习型组织”的特质及基本的修炼方式,并在实践中尝试,进而进一步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改善学习的方式,提高的学习的力度与实效。 3、通过研究,使党支部初步具有“学习型”的特征,从而提高党支部整体的学习效果,发挥好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 4、在“学习型党支部”创建过程中,通过多样的宣传、展示、交流,进一步在校内营造爱学、乐学、会学的氛围,推进品牌学校建设的进程。 |
| ||||||||
校科研组审核意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