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导入 激活课堂教学》学习总结
——2012学年综合学科精教论坛小结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导入作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第一把钥匙。它既包括新内容讲授前的准备和引导,还包括课的每一部分的过渡和衔接。所以,从一开始就要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还要重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力求做到自然、流畅,不刻意,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可以这么概括,恰当、精彩的导入,是课堂氛围的催化剂,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反之,枯燥、死板的导入,则使课堂沉闷乏味,学生成为教师的听众,而非教学的参与者,就不会把知识“消化”、“吸收”。
(一)各学科相互兼顾,确定主题。
我校综合学科分别由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和自然五个学科组成,人数多,科目杂,难聚集是我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最大难点。在近几年学校“四课制”活动的不断打磨过程中,我组的教研活动和组织形式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从学习各学科听、评课要求及方法,到各学科相互学习、借鉴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法等,每次专题活动无不体现了综合学科“教学相益,以学为源;教学相鉴,以学为镜”的活动主旨。
本学期伊始,我们通过分析课的结构,整理并发现导入教学是每个学科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交流,发现组内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都在运用导入教学,但是对导入教学概念的理解比较简单和片面;对于其作用、原则等问题更是一知半解;虽然能说出几种导入方法,但是为什么要用这个导入方法?如何设计有效的导入方法?等问题一一摆在我们面前。所以,结合本学期精教论坛活动,我组确立了以“设计有效导入,激活课堂教学”为主题的专题学习、实践活动。
(二)理论学习,达成共识,开拓思维。
在确立活动主题后,我组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展示方案,力求在本次活动中,有效促进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教研活动形式及内容的多样性、全面性、兼顾性创设新的局面。
1)全组教师认真参加每一次的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活动。为了使大家的理论学习有理可依,有据可存,我们选择了吴松年老师著作的《有效教学艺术》第四讲“导入教学艺术”开展导读。姚庆老师为大家解读了第一节“新课程导入教学艺术”,使大家明确了导入教学的概念,以及运用导入教学前如何把握学生最佳学习状态的问题。孙廷元老师解读了第二节“导入教学艺术的功能”,先从导入教学的功能进行介绍;再到导入教学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如何适时运用导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使大家知道,教师要运用好导入教学,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师自身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后王栋老师解读了第三节“应用导入教学艺术”,分别从导入教学的链接法、把握导入时机、导入教学的魅力和关键因素、导入教学的启迪等方面导读,同时结合他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验为大家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通过导入教学的相关理论学习,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的语言、形象、动作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导入可以使课堂扣人心弦,关系到教师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进行有效教学,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除了理论学习,我们还结合媒体资料来拓宽大家的思路,打开视野。大家观摩了光启小学校长曹庆明老师的导入教学展示录像,他的导入时而引人入胜;时而惊心动魄;时而发人深省……让在座的老师们大开眼界,无不表达了佩服和赞叹之情。原来导入并不需要复杂的过程和花哨的演技,而是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要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最佳的结合,就能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我们还观摩了哈佛伦理学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在身临其境的交流甚至是紧张辩论的学习氛围中,我们感受到课堂应该是自然的,讨论是公正、公平的,教师更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或设计让同学们自由地发表观点和看法。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组内学习氛围活跃,而我们对导入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刻、更清晰,也更有欲望去创设新的导入方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有效导入方法。
1)通过前期充分的理论和视频学习,组内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都有意识的进行了富有学科特色和教师特点的导入教学设计,顾子悦的示范导入(跨越式跳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人风采,深深吸引了学生;叶春峰老师的实验导入“瓶口吞蛋”让学生们好奇不已;王栋老师的演示导入“百变套盒”让学生和听课老师们都有跃跃欲试之感……老师们在邀请课上主动结合书本理论,用心去设计新颖、独特的导入环节,使得课堂上的小高潮一波接一波,学生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
2)结合学校的“六个一”活动,我们的听、评课活动也紧紧围绕课堂导入环节的合理性、有效性展开,基本做到邀请课听课全勤,当天听课当天评课,既有专门组织教研活动进行评课,也有校内网上及时挂网发帖进行网上评课。不同学科之间找到了共同语言,更让大家在实践中得到真知,在研讨中共同提高。
3)组内教师不仅有课堂实践,有听、评课活动,大家还注重平时教学的点滴收获,积累或成功或失败的教学案例,经过组内的探讨,改进导入教学的方法和设计,通过再实践和再反思形成较为完善的,符合学生学清的导入教学方法。
目前我们积累了教师教学案例、听评课记录、导入教学体会等人均一份,使得我们的学习实而不虚,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四)论坛展示,精彩纷呈。
综合学科的精教论坛共分两个环节。
1)课堂展示:音、美、信息、自然和体育学科教师逐一登场。忻乐老师优美的小提琴独奏拉开了“琴弦上的梁祝”的序幕(情境导入);美术费黎老师通过学生身边发生的小故事引出“两个人的故事”——对称画法(故事导入);信息孙廷元老师以滚动猜奖的新颖游戏让学生体验“神奇的触发器”(游戏导入);自然顾薇老师的纸杯烧水试验打破了学生对纸杯烧水会受损的固有认识(实验导入);体育姚庆老师身着军装,以“教官”的身份带领学生进入“军事训练”(角色导入),再以军人的勇敢、顽强演绎鱼跃前滚翻(示范导入),让学生佩服不已,从而激发了学习热情。我们通过学科展示向全校老师进行了学习汇报,让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学习成果。
2)研讨展示:各学科执教教师依次结合书本介绍导入环节的设计原理,并解答其他学科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提问,比如:“教师在原先设计的导入教学环节效果不好,怎么办?”“导入环节中的适当难为应该如何体现适当两字?”等等,教师们各抒己见,沉着而睿智。随后,区教研室杨向谊老师在点评中,对综合组的学习和展示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最成功的就是本次学习主题解决了由于学科种类多,难找到学科共性的难点,使各学科在理论支撑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得到较理想的整合和统一,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科吸引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今后需要努力和提高之处。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组内教师或多或少都能通过设计导入环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因为科目多,所以创新的导入方式也多:或以情导入、或以现实导入、或以理导入、或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或以设疑导入。但不论哪种开头,我们都要注意尽量熔科学、艺术、教育于一体。
通过本次论坛展示,我组在与会老师和专家的提点下,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例如:“导入无效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导入过程中如何把握导入的量和度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都是我组在今后需要不断去实践、反思和提高之处。综合学科将本着统一理念、教学相长、交流共享的原则为提高教师教学功力而继续努力。
上实附小 综合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