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 遗憾
沈英
上课难,难上课,课难上,作为一线的老师相信多少都有此感觉。上好每堂课,是老师们共同的理想。上课难,上公开课难,借班上课难上加难。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的语文老师,我觉得这一次的“上实附小第一届青年老师展能课”对我的压力真大,有许多遗憾。
当毛校长在会上宣布35岁以下的老师都要参加比赛,我的内心有一丝波动:一来去年参加青年教师评比课时已经年龄正好,我想今年能否不参加;二来自己的身体确实不好,开学以来常常感觉肝区隐隐作痛,由于工作忙没去认真检查。好想找个理由让自己喘口气,等明年参加。可是回到家又仔细想想,学校翻牌,学校领导给我们青年老师创设各种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为什么这么不自信?为什么要退缩呢?虽然其他参赛的老师都比我小实力都比我强,但我想我有这信心,我有虚心的态度,我要好好把握每一次机会。
第二周当拿到上课的教材后,好几个晚上我都在为这堂课作精心的准备。我抽出时间深入研读文本,设计教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细细想了一遍。在备课过程中,先后也听了二年级马老师的课以及四年级陈老师的课,两位老师的课,感觉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特别是陈燕老师的课, 一开始不显山不露水,在指导的过程中慢慢显现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好像给人一种听着听着越来越有趣,最后掀了高潮的感觉。可能这也给马上要上课的我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听过之后我就觉得自己的设计很多方面都还有所欠缺,于是我对教案又进行了一次大修改 ,最后借三(3)班上课。
这个班级,这个课堂,特别是这儿的听课领导老师,都给我一种很大的压力,让我有点放不开思维,把课堂上很多可以抓着的点都放过了。这堂课给我留下好多遗憾:1、课堂有点闷,孩子的发言不够积极,踊跃,更找不到小眼放光,小脸通红了的情景。课越上到后来,发言的人反而越来越少,在课堂上,当看到眼前只是寥寥上举的几只小手,我真不知所措,叫谁来回答才好呢?由于课堂上就这几个孩子举手,所以我也只好叫这几个孩子来发言,此时的我真的好无奈,2、由于一节课三十五分钟时间有限,原来设计教案时有这样一个环节:精彩人物刻画:出示课后的毕加索和贵妇人的四句对话,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他们的不同性格,但是来不及上,只好放在第二教时来体会。但是如果我在前面的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部分用填空的形式,学生就容易懂,我也不会在这个环节纠缠不清,浪费时间。总而言之,通过这堂课看到自己对教材的把握还不够,需要反思的地方还很多。
教学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时候太在意,过于紧张,还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这堂课的许多遗憾,不正是今后努力的动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