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之研究
——语文组“精教论坛”工作小结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金英华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的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它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效益。本学期语文组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以及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症状,以“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和教师专业能力提高”为根本目标,因而申报了区“十二五”校本研修课程——“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之研究”。经过近半年的学习研究,老师们对课题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并勇于将研究所得积极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很好地指导了课堂教学。
(一)结合日常教学症状,确立课题。
学校自翻牌以来,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然而在“推门课”、“邀请课”“四课制”等听评课过程中,发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差”的问题相当突出。往往教师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导致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等等。种种现象显示,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偏多,很多是无效和低效的提问,优质、高效提问很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发生提问时机把握不好,提问切入点把握不准等状况。
在积累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教研组于本学期初确立了《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之研究》的校本研训课题,并通过制定相关方案
(二)组织多形式学习活动,提升认识。
课题确立后,着手设计方案,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经过多次研讨、修改,最终完成我组“精教方案”。
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借助网络资源认真查阅大量的资料,通过认真筛选,最终确定学习文献为:毛元利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郑晓燕的《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罗洛的《析课堂有效提问的特性》、刘万春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探究》等多篇优秀教学论文。一篇篇文章中呈现的宝贵的教学理论和精湛的教育艺术,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其次,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多次聘请学校优秀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导读和案例的讲解,如邀请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毛福敏校长解读论文《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的应用研究_兼谈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问》,邀请本校星级教师吴文静和
第三、组织老师利用网上论坛进行学习交流。老师们踊跃参加在学校内网上进行的学习交流活动,结合论文《语文教学的七重和七不重》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有老师这样写道:“其中不重‘提问’重‘朗读’这一点,我很有感触,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应适当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读文中思考,在读文中感悟,甚至鼓励学生在读文中产生疑问,进而
(三)通过观摩和实践教学,加深认识
首先,聘请小语专家研究员做现场指导。在实验学校第十一届小学组青年教师展能课(语文专场)和职初期教师汇报课的教学展示中,聘请区语文教研员
其次,开展“精教论坛”展示活动。
(四)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撰写体会
结合课题研究进程中习得的理论知识,结合大量实践研讨过程中的所得,结合自身课堂实践的教学反思,老师们纷纷撰写学习体会。从中显示:
在学习、观摩、研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进行了思想的碰撞,交流认识与收获,思考自己在“有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认识更深刻了,明确了课堂提问要高效、适度、具有层次,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们课堂提问行为更具规范了,设计问题能从文本特点、教学重点、学生认知及心理特点多方面思考,使问题更具有启发性、激趣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课题研究的反思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们结合实际工作反思、感悟,对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问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认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作进一步探究,反思后的行为急待跟进,教师理论水平、课例阐述技巧、研究结论提炼的水平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