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口云南培训教师活动小结
上实附小 陆明花
由于飞机晚点,上海徐汇区至云南支教的老师一行经过了近10个小时的等待加航程之后,终于于8月17日晚上踏上了云南的土地,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昆明宜人的气候,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国家教育部司长,上海教委李骏修主任等都亲临了第一天的开班典礼,给我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可见教育部对这次培训活动的重视程度,这是一次国家级别的培训。顿感身上的压力和挑战,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因为我们代表了上海教师的形象。
在这紧张的10天培训中,我们每天6点多钟起床,饭后抱着电脑和上课资料步行15分钟去昆明学院上班,中午赶回来吃饭后又匆匆赶过去,一直要忙到下午5点半才下课,课后还得为学员做答疑,所以每天回到宿舍往往是6点以后的事情了,对于平时以车代步的我们来说,这些天每天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几乎相当于几年走的路。每天我们分上下午安排两个讲座,为了让学员及时消化,每个讲座之后都是跟进相应的实际操练,几乎每次讲座之后都有作业任务。也就是说我们晚饭后除了准备第二天的课之外,还要批改学员的作业,因此我们几乎每天都是半夜才睡觉。有时因为根据学员状况要及时更改上课内容及ppt,我们甚至要忙个通宵,有时下午的课来不及准备,我们有的培训师中午就省去来回赶路的时间,留在教室里准备,这些天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废寝忘食。我们居住的宾馆对面就是昆明有名的翠湖,课程即将结束时,当地老师问起我们翠湖的情况,我们竟然没有兜过,仅仅是每天上下班路上眺望了一回。可见我们忙到什么程度,学员们私底下称培训为“魔鬼夏令营”,那我们就是使他们忙碌但比他们更忙碌的“魔鬼”罗。
21日上午上午一出门就听到骇人听闻的昆明爆炸案,离我们住的地方竟然只有咫尺之近,但我们依然踏上去授课的路。那天有我和张慧英分别从低中年级段和高年级段分班讲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模式,由于考虑到云南的老师用的是与上海不同的PEP版,举上海牛津版例子,他们不一定能迁移。于是,张陆两位老师在昨晚忙碌了整整一个晚上,一直到凌晨才休息,及时调整了他们讲座中的例子,但一到课堂上,她们马上精神抖擞。她们从任务型学习的三个阶段分别列举了几十种比较适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她们用课堂视频剪辑,flash动画,简笔画,肢体语言演示等方式形象地展示了各种教学方式的使用方法。在第二堂课的讨论中,先个人后分组,分别从pre-task, while-task mechanical practice, while-task meaningful practice 四个阶段列举各阶段的词汇教学活动名称,最后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出每个阶段的活动名称贴于墙壁上。学员们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制作的过程中,并主动把海报美化得非常有个性。
24日下午在昆明学院第五教学楼的一间大教室里不时传出美妙的英语歌声,随声而入,看到偌大的教室里近百人在手舞足蹈跟着上海支教的王宛陵老师学习英语儿歌,这个讲座绝对是耳口手足心全部都调动起来了。王宛陵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韵律优美的歌声,把一首首儿歌演绎得入神入味,绝对是听着各种感官的享受。王老师让学员们分组根据教材内容创造儿歌,并每组依次上台表演,教室里不时传出哄堂笑声及雷鸣般的掌声,连摄影师都笑得把持不住镜头了。学员们都反应这次的培训他们有史以来最特别最实用的一次,甚至有的学员当堂赋诗一首,表达他们对上海支教教师的感激之情。
由于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又缺少睡眠,我们团队中教师们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有的甚至血压高达180,医生都叮嘱一定要休息,但是我们都只是吃了点药继续工作,因为每人都安排有工作,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在这10天中,上海市教委、云南省教委等各部门进行了3次问卷调查,对我们每个培训师及每个讲座都作了打分。学员们普遍认为这次培训非常实效,培训的内容正是他们所需所求的教学技能,培训结束后,看到墙上满满的成长足迹,思考和收获,每位学员带回去的不仅仅是这些纸张的收获,更是备课上课能力的提高及站在讲台上自信心的提示。随班的昆明师专培训部的班主任老师说,这是她看到过的最特别也是最实效的培训,以往的培训都是以大讲座为主,而这次每次讲座后都有及时的实践跟进,帮助教师及时消化和即时实践。昆明师专培训部的老师普遍认为,上海的培训老师太敬业了,每天来得比学员早:在上课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走得比学员晚:直到最后一个学员问题答疑完成才离开;资料准备充分:每次上课所需资料提前发到学员手中。学员们普遍认为这是他们这辈子难忘的培训,10天魔鬼般的快节奏学习生活,让他们体验到了上海与国际接轨的快节奏,不停地学习-反思-实践-展示,让他们的能力在快速运转中迅速提高。但他们也体会到培训师比他们更辛苦,因此他们更是加倍努力,十几次的作业没有一个人不完成的。
对于我个人来说,获益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年级比自己大的老师,而且是要当他们的培训师,起初感觉有些底气不足,几天下来,当我坦然自若地站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地滔滔不绝时,自信心和培训技能明显地提高了。十天的培训生活,更多的感受是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明显见长。
首先是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换一个角色生活,特别是在施老师,陈老师带领的团队之中,学到的东西很多很多:生活的常识,为人处事的方式,培训时控制大班的能力,每次提问及衔接的方式等等,以前作为一个被培训者是无法直接获得的。其次在这次培训之中,有时学员们集体的智慧胜过我这位培训师的经验,特别是在做code时候,他们往往等讲出我没有想到过的地方,他们的来源背景完全是我不熟悉的领域,因此通过培训也让我涉足了很多未知的领域,让我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最后是我们培训师日夜生活、学习在一起,同甘苦、齐合作、共奋斗。我们经常为了第二天的培训任务讨论到深更半夜,也为了减轻负担而共喝同一瓶水。三人之行,必有我师,从他们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多,特别是王宛陵博得众彩的演讲技巧,徐妍扎实的英文功底,张慧瑛严谨仔细的处事风格,都令我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