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人,真实地生活、真实地教书育人
傅筠
孤陋寡闻若我,之前竟全然不知有“全美教师奖”一说,更不曾听闻让人顶礼膜拜的“雷夫”、“丽贝卡”这两位老师,作为同行的我着实应该羞愧,汗颜的不仅仅是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作为一名教师,对自身专业提升竟如此不懈一顾!因为不思好学,所以无从了解其他老师是怎么做老师;因为“坐井观天”,所以全然不知:现在的孩子早已不是十几年前我面对的那一群;因为骨子里秉承的家长式的教师做派,所以我的课堂仍然是“独裁”的殿堂……今年暑假,“迫于”完成作业,认真拜读了关于这两位老师的相关文章,从中真的是收获很多,感慨很多,雷夫先生的有些想法和做法竟然给予我一种醍醐灌顶似的顿悟,我了解了,并想在我的班级内实施……
“我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二类学生身上,让他们变得更好……”从没有一位学者、长者、前辈如此告诉过我。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我教过很多学生,和我至今仍保持联系的是那些曾经被我批评最多的顽劣男孩,一度被我“宠坏了”的好学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消失人群中的绝大多数是那些自然而然地被我从脑海中过滤掉的孩子——二类学生。现如今想来,有此结果不足为奇。一类学生的好,是他们自身素质使然,如雷夫先生所说:这类学生是天才,天生就是读书的料,老师对他们的作用未必很大,有的甚至在读书时还重重地被老师“差使”过,因此他们对老师怀揣的那份“感恩”绵薄而淡然;三类学生,因为和老师的交集频繁而密集,因此真可谓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挨到毕业索性和老师成了一对忘年的“欢喜冤家”,也可从中看到:顽劣如他们还是明了老师当初的那份用心良苦;现在我想说的是那些被我大大忽略的二类学生:他们默默无言,他们形同虚设,他们貌不出众,他们才华平平……他们被我忽略似乎是理所应当且情理之中的,而这部分学生又是我教师生涯中人数最多的,即“橄榄体”的中部。回想一下:课堂上,我的每一个提问是为那些频频举手的一类学生而设计的;下课了,我的时间是被那些不听课的调皮“男孩”所占有的;放学后,我的精力是被处理突发事件所消耗的……纵观上述,我的心思何尝花费在二类学生身上过?甚至,我可能连关注的眼神都很少从他们身上掠过。但是,今天雷夫先生敲醒了我,他告诉我:“我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二类学生身上,让他们变得更好。我会告诉他们,‘你有天使一般的美妙声音’…‘我最希望的就是有你这样的学生’‘我期盼着你下一篇精彩的文章’……他们从‘被注意’到非常兴奋,极有可能转化为一类学生。这样,一个班级里对学习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而被三类学生拉去一起做坏事的学生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份怎样的育人理念?重视容易被忽视的孩子,夸张地褒奖他们的每一丝成绩和进步!这真的需要我——一位教师拥有极强的教育敏感性!我以为,这份教育敏感性来源于我对自身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热爱;来源于我强烈的职业使命感;来源于我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的欣赏和喜爱,来源于我对教育事业毕生的执著追求!扪心自问:我做到了么?回答:尚且没有!再问:今后能做到么?再曰:我愿意为此而付出自己的努力!
雷夫先生的语言朴实而真挚:一个拥有教育敏感性的教师只是一个真实的人,真实地生活、真实地教书育人。因为真实所以敏感,我——一介平凡的小学老师,愿意怀揣着这份朴素的易感之心,真实地教书、真实地育人、真实地生活……
20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