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天职是给予机会
王栋
对于雷夫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行,我是比较陌生的。之前对于这个名满美洲的传奇人物,我并没有听起过他的大名,也没有拜读过他的著作。从有限的字里行间内,我感受到的仅仅是他的谦逊与平易近人。先前我不知道雷夫除了拿了一大堆金光闪闪的奖项之外还有哪些过人之处值得人们将其捧上“神坛”冠以“奇迹”之名。留给我的也只有通过一些有限的文字去测度和想象。
对于这些个传奇人物我一向是比较谨慎的,因为这个时代有太多,传媒制造的英雄。所以我想了解更多。从文字中我可以感受到无论是记者、学者都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雷夫,没有特别感人的事迹、惊天动地的事业,有的是一个普通、诚恳、简单、勤奋的普通教师的形象。对于一个在教育界如此广收瞩目的“明星”我们第一个反应永远是:我能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雷夫的实践模式似乎是很难生搬硬套一起“拿来”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些所有的模式背后拥有几支看不见的“大手”,教育制度、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因素造就了在教育领域我们所能借用的其实并不多。那么抛开这些教育学意义上的方法、模式。雷夫还有些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挖掘的?
在雷夫的只言片语中我似乎可以隐约感受到一颗睿智、公平、平和的教育者的内心。
作为一个正式工作刚刚满一年的新近教师,虽然时间短暂但在工作中仍然会碰到很多让我烦恼不已的事情。在《中国教师十问雷夫》一问中的第一个问题就让我非常受益。在中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格言。其初衷当然是让我们教师不要懈怠、不要放弃希望。但在当代,却成为了中国社会抨击教育质量的一句名言。我们教师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这让我想到了70-80年代的欧美教育,那时候西方主流理念是学校像一把磨刀石,目标就是将学生磨快了。所以在那时,学习的主导还是教师和学校。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最终西方教育的主流还是流向了互动、协作的共同建构模式。
可惜的是,中国似乎还在走西方的老路。虽然我是一名副科教师,但在我的专业领域依然会碰到许多“教不会”的学生,往往我很努力、很卖力但收到的结果却是让人失望的。雷夫的那番话却让我重新唤起了信心。
“我认为有些学生确实是教不好的。我不认为所有学生最后都会很成功,但我认为我的工作是给每个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的老祖宗们早已将诀窍告诉了我们。回想那些小有成功的案例,我突然觉得教学似乎就是那样一会事情,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每一个学生都是特别的,而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有多方面的努力,时机是很重要的。并不是我们努力的耕耘就一定会换来与付出相等的回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只需要耐心得等待,换成中国的古语就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从此懈怠的理由,从雷夫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种处事风格。虽然有时候我们需要“听天命”,但前提却是“尽人事”。雷夫的课程与工作表是排得很满的,我想这是因为他想提供每一个学生适合的道路。这是可贵的。在育人的道路上,我们扮演的是开门人,为学生打开各种各样的门,或许可以领着他们走,但是我们不可能令他们一辈子也不可能代替他们走。也许在开门的时候,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会拒绝、反抗,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平静的接受,耐心的等待,我们不可能成为别人生活的主角。所以让我们让孩子们自由地前行。
我运用雷夫的话来作为结束:
“我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打开这扇门,但我不会使劲把这个孩子推进门去,走进这扇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我的工作。”
教师的天职也许是给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