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玉峰的《人是怎么不见的》有感
金英华
阅读教育类书刊杂志,于我而言一直是兴趣索然,书中阐述的教学理念、科学规律并不是我一个终日站在教学讲坛的普通老师能马上了然于心,深有体悟的。然黄玉峰老师的《人是怎么不见的》,却像是和风吹过渐融的土壤,带来了春的希望,吹暖了同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的心。
书中,黄玉峰老师以他独到的视角和犀利又深刻的言辞,站在人的立场,一针见血地指出时下教育的种种怪相。书中所述的各种现象,其实就是我们每天亲历着的如呼吸般熟悉的生活,黄老师的诸多思考和真言,其实也是我们心中往往涌起的疑惑和不解。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老师们堂而皇之地打着“为了你们好”的大旗,让学生每日在题海中苦苦作战,忠实地履行着自己教育“传声筒”的义务,并为能训练出合格的“应声筒”而沾沾自喜,把一个个有灵性的人培养成了“适应环境的笨蛋和庸才”却不懂自省。诚如书名所言,当今的教育只见分数不见人,只见证书不见人,只见“机器”不见人……扪心自问,这难道不是我们自身教育生活的真实写照吗?哀痛之余,引人深思!
我们疑惑但是缺乏思考,我们不解但是不去实践。正像黄老师书中所指的那样只有技术缺乏见识,只有学历缺乏能力,只有苦力缺乏魅力……归根究底我们缺乏的是向自我挑战的勇气,缺乏的是一以贯之的韧劲。我们常常怪罪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常常批评教育环境太恶劣,唯独忘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得当。黄老师说“教改教改,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教师的改变,就没有教育的改变。教改最起作用的六个字是‘亲其师,信其道’。”我很赞同这一观点,如果人人都怀揣“无能为力”“事不在己”的无关思想,那么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才能走出这种痛苦的现状?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改善当今的教育环境呢?作为一个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觉得我们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精湛自己的教学技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打动人,以爱的的怀抱呵护人,以充满魅力的人格影响人,让教育回归完善人的目的。
黄老师在书中大声疾呼“每个教师,尽可能地‘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去’”,愿我们都能听闻这一声惊雷,担起责任,身先士卒!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