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人”是怎么不见的》读后感(傅筠)
作者(来源):傅筠    发布时间:2013-12-24

读《“人”是怎么不见的》有感

傅筠

多年前,从毛校长口中得知复旦大学附中有个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据毛校长介绍:他是一位极具思想且敢爱敢恨、敢说敢为、有慈悲情怀的性情中人。故此特地借来黄玉峰老师的《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一书翻阅,的确令人不能罢手。今又有幸拜读其“杏坛真言”系列的《人是怎么不见的》一书,本书辑录下黄玉峰老师对语文教学的见解,对母语教学,读写教学、高考语文、人的培养、教师职责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其中《还我琅琅书声》、《人是怎么不见的》等文,回归常识,回归传统,振聋发聩。尤其是他把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让学生读书而喜欢大讲特讲的现象比喻为为吃饭,诙谐地写道:“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如何‘吃饭’,分析研究‘饭’有什么营养,可就是没有真正吃上几口,无怪乎个个面黄肌瘦”。虽然词锋犀利,但是却是一针见血。

读完黄玉峰老师的《“人”是怎么不见的》,感慨良多,掩卷自问: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给了我怎样的启迪?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大语文教学”是老师语文教学的教学策略、途径与手段,而之前的一书“教学生活得像个‘人’”则是其教学宗旨、追求与理想。两书完美结合,很精要地概述了黄玉峰老师语文教学的主张、风格与境界。

语文教育几十年来一直被诟病,所走的路是越来越窄,越来越糟,几乎进入了死胡同。老师发出了“语文教学要对民族负责”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并且立践“大环境不好,我们可以创造良好的小环境。毕竟教室门一关,三尺讲台上你就是其主导作用的,直接影响学生的是你”。说黄玉峰老师的语文教学是“大写”的语文教学,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始终站在民族未来的高度,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站在语文教学规律的一边来思考语文教学。黄玉峰老师语文教学的本真追求是“教学生活得像个‘人’”,这把语文的价值大写在教育的黑板上。

再则,老师的语文教学立意极高,他不死盯分数,但是分数一样很高,他不窄化语文,但学生的语文功底一样深厚。他既把语文作为目的,更把语文作为手段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比起当下为追逐语文分数这样的区区小利而牺牲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泯灭学生对文字之美的发现与感受,葬送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甚至消解了学生对文化的追求,老师的大语文教学这是何等大智之举?反思我自己的教学,与之相去甚远。主要是自身观念狭窄、功利,导致自己的很多做法、想法落入俗套,不自觉地把语文教学推向死胡同,越走越窄。书中非常生动地记录下两个小学生出游后写下的感言,在我看来真的是像流水帐,没有重点,缺乏描写。但是在老师看来却是字字珍贵,充满童趣,堪称天籁之音。是什么原因,我们和黄老师的评价标准相去十万八千里?我不由得陷入深思……

2013.1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