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人”是怎么不见的》读后感(尹倩滢)
作者(来源):尹倩滢    发布时间:2013-12-24

读书笔记:“人”是这样不见的

尹倩滢

在校长的推荐下,翻开了黄玉峰老师的《“人”是怎么不见的》。本以为是枯燥难懂的专业书籍而心中发憷。翻看后,慢慢被老师简洁而犀利的语言所吸引,才打消了之前的顾虑。

黄玉峰老师一直自称是“教育的反叛者”,在《“人”是怎么不见的》一书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当今的中国教育堂而皇之地运用五根绳索——功利主义、专制主义、训练主义、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捆绑住我们的学生,让教育沦为应试的奴隶,让灵性的“人”慢慢消失。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老师才不得不大声疾呼——“人”,归来兮;教育,归来兮。

老师的大声疾呼在质问我们,质问每一个站在教育一线,身负“传道授业解惑”等职责的教师——在走进教室,面对孩子们之前,我们有没有静下心仔细想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到底想要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教育的目的仅仅是孩子们能解出复杂无比的奥数题,能说出一段流利程度不亚于美国人的英文吗?仅仅是能考出好成绩,考上知名学府吗?仅仅是像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一般加工出多少数量的博士、硕士吗?

不,这些远远不够。真正的教育也不该是这样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着爱的心灵,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也就是要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更有质量。”简单来说就是教育能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感觉到快乐,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

教育本应如此,可现实呢?

想起5年前的黑色高三,所有人都告诉我——高考是决定命运的转折点,要么飞黄腾达,要么一蹶不振。因而当时的我整天埋头题海,愁容不展;数学成绩的间歇性起伏,更是让我备受心理折磨。我相信所有应试教育的过来人,都有过这样一段日子,深受其苦,谈何快乐。

想起某天夜里,班级qq群里居然一反常态,热闹异常。点开一看,发现家长们正在如火如荼地讨论着哪里的辅导班效果比较好。互相交流经验之余,正摩拳擦掌,准备帮自家小朋友去报名。

是呀,不是说“不要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吗?脑海里想象着被爸爸妈妈推着往前跑的小小身影,在心底无声地叹了口气。78岁的年纪,周末本该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乐的美好时光,如今却被困在一个又一个补习班里。不知20年后的他们回忆童年时,想起的会不会只有补老师模糊的脸庞?想到这,我有些于心不忍。但转念想起那些学习效率比较慢、每次练习都“错误百出”的小朋友,心肠又不得不硬下来——他们确实该好好补补课。想着想着,就联想开来:如果他们的成绩上去了,平均分也自然水涨船高,不合格率也会慢慢变小……

等回过神来的时候,才惊觉自己的变化:不知什么时候起,分数在我眼中也成了如此重要的事物了。当年以学生身份被教育的五根绳索困住,好不容易摆脱了束缚,谁知如今却又要以老师的身份被困住。原来,老师说的一点也没错,那所谓慢慢不见的“人”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老师。

幸而,及早发现,绳索还未绑死。庆幸之余,也有些后怕。如果不是这声呼唤,我会不会沦为“以分论人”的老师?那我的孩子们会不会和5年前的我一样,整日在题海里战斗着,满身疲倦?

万幸,这只是“如果”。

2013.1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