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培训小结(吴爱琴)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9-07-31

校本培训后的一点感想

吴爱琴

最近,在网上,一直会看到80后和90后的年轻一代在互相抨击和较真的帖子。在我手里的孩子,应该算是00后了,真不知道,这群小家伙长大成人后,又会展现怎样的时代特征?从纵向来看,80后的孩子比较“红”,像我老公80年出生的,小学对他来说就是在红色中度过的。一个军用水壶,一只绣着五角星的军用背包,一套小军装成为他孩提时最时髦最骄傲的装束。90后的孩子,属于现在所谓的独二代,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已经远远超出80后,而这样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孩子因为都能拥有而没有追求;又可能因为别人拥有的好东西而自己没有,小小年纪就学会的撒谎、偷窃。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条件,家庭结构,人生观念等都在不断改变,教育是在一个动态的不可逆转的环境中行动着的一个关乎国家大计的事件。

因为教育的职业特点,所以,我也经常会关注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

首先,说说问题之一:作为一个老师,布置作业的多少问题。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家长在叩问老师: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每天做作业要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我是个一向不喜欢布置很多作业的人,觉得机械性的操练很枯燥,每天把孩子弄得很晚睡觉实在是不好。后来,和同为老师的朋友聊起这事,她说,事实是:想要分数提高,就是要多做,这是中国式教育。到最后,衡量孩子的高考,不是分数是什么?的确,也有部分家长曾和我提出:多布置些回家作业。可我想到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孩子怎么办呢?不是更跟不上了吗?到时,他们的家长又要来诉苦了,哎,这是个问题。

其次,谈谈问题之二:课程设置的问题。刚看到一个博客,里面讲日本小学学什么,摘录如下:

日本的小学及幼儿教育的确是宽松的,寓教育于娱乐的育人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了学习书本上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还要通过教育培养基本的礼貌礼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练就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比如要求学生讲礼貌,要大声打招呼、问候、道谢;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饭后刷牙,保持身体清洁;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按顺序排队;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自己的周围收拾整齐干净;尊重他人,认真听别人讲话,等等等等。这些近乎琐碎的为人常识似乎没有必要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但它们却堂而皇之地存在于日本学校的课堂,并真正地培养了人的基本素质。其实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人所作出的言谈举止不过是做到了这些做人的基本。所谓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则是十分具体而实用的。女儿他们在小学的综合学习课时曾种植过水稻及红薯。秋天收获的季节,学生及家长一起用孩子们亲手种的糯米做年糕;在焚烧落叶的火焰中烤红薯。家政课上,他们曾自己做过围裙、背包,学习做过饭菜及家庭生活所必备的常识。如:服装商标上的标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如何清洗等。除此之外,运动会、音乐会年年必搞;野外实践、室内实验从不间断。踏青郊游,修学旅行等等也是必须进行的内容。总之,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给孩子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还从中学到了该学的书本知识及基本的生活常识。小学时期的考试虽然有成绩,但不排名次,也没有优良中差的评价,只有老师对每个学生目标达成度的判定,用“◎(很好)、○(一般)、△(需努力)”来表示,外加一些具体的评语。在我看来,日本的小学阶段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生活及学习习惯,而非仅仅是书本知识本身。

  以上是一个妈妈写的博客,她想要传达的信息是,日本教育中注重基本礼仪和生存能力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是扎实又寓教于乐的。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课程设置太偏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存技能的教授。当然,要想作这样的转变,肯定要有大笔的钱的投资,有了钱才能有像样的实验室,手工室等等。呵呵,课程设置即使改变了,还要关乎于教学人员的培训和分配问题,又涉及到了教师专业技能的问题。教育真的是百年大计。

    现在,学校的转变已经很让人惊喜了,总而言之,是在往一个个高地上冲,希望办出自己的特点,让孩子健康成长。

关闭窗口